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句话为什么好?
落霞,秋水,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句话为什么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首先从格律方面是对仗工整,第一句的落霞,孤鹜,与第二句的秋水,长天,对仗工整,并且巧妙。意境方面,两句动静结合,落霞为静,孤鹜为动,两者结合,呈现出一种立体效果,使得诗马上有了一种立体美与画面美,这样的结合使得原本苍白的文字,活灵活现跃然与每个读者的头脑之间,真可谓余音袅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现的自然现象!诗人受启发,妙笔暗语男女情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轻轻飘动的云,孤骛轻悠的扇着翅膀,构成了一幅自然景观,绝[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王勃《滕王阁序》,与下句“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传诵千古的写景名句。
《滕王阁序》,情景交融,既描写了滕王阁的盛景美景,又抒发了作者的感慨情怀,是骈文名篇,名垂千古,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诗坛神童”,然天妒英才,英年早逝,27岁意外溺水身亡。
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句诗,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的更为深刻。
简单的说这就是好,就好在情景交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是唐诗中描写秋天日落景色的经典名句。要理解这句话的妙笔与好处,就离不开此篇诗文的著写背景、通篇整体情境、诗人当时的心境、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四个方面:
1、诗文的书写背景。初唐四杰的王勃出生官宦家族,王勃自幼擅长诗文,“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亦出其笔下。因与革新派一起主张改革朝风文风得罚高宗被贬,在膝王阁宴会的盛况前,感叹自已无路请缨的情怀,在此背景下借景抒情。
2、通篇诗文的情境。描绘了藤王阁的宏伟壮丽的景色、宴会高雅盛大的气势、诗人忧郁失落的感慨,颇有几分不畏艰险、壮志不已的情怀。全诗写景,藤王阁及秋日傍晚风光的;忆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典故;抒情,“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喻的景则是,落霞与孤雁一起飞,滚滚流过的江水消逝天际的孤独与无奈。
3、诗人的心境的表现。王勃,借夕阳的落去、晚霞的耀眼、孤鹜的深灰、碧空的无尽、流水的波水,形成明暗、强弱、动静的对比,勾勒出一幅形像逼真的诗画。表达出诗人复杂难平、高远低落的心境。
4、作者要表达的诗意。亦景,霞与鹜“齐飞”;水与天“一色”,相依相衬动静分明。亦情,宏大长远,由景及心,请缨投怀,若得若失,感叹盛筵难再。
飞的孤鹜、落下的云霞、凝固的天空、天色一体的平静秋水,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绘画,勾勒出色彩、动态、虚实相衬、立体空间之美,将诗人情怀抒发淋漓,引发读者遐想无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就是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诗和下一句连起来读让人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出现一副很美的画面,落霞与孤鹜,秋水和长天,一动一静,给人一种很优美的感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要分开解,落霞,一个落字给了晚霞动感;孤鹜,孤突出了单只,落霞与孤鹜,又组合成相伴,在动感的画面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给天色微暗,温度变冷的环境增添了一分温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