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该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呢?
他的,北洋,洋务运动该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在如今这个太平祥和的环境里,我们无法想象数百年前李鸿章面对列强时的无奈与心酸。
李鸿章早年拜在曾国藩门下,在曾国藩的支持和自身努力下当上了江苏巡抚。因为自身的优秀,他的仕途可谓\"顺风顺水。\"每隔两年就能升一级。
直到1873年,50岁的他终于爬到了能爬到的最高的位置。成为了当时大清的百官之首。
但当时的大清,早已不是那个帝国了,而是被列强任意蹂躏的对象。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李鸿章和其他几人一起开展了\"洋务运动。\"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危机。
然而,古老的中国穿越千年尘埃,已经接近她的极限。
她疲惫、衰老、风光不再,在现代文明前,她窘迫难堪,风雨欲来,大厦将倾,单靠李鸿章孤身支撑,又怎么能够支撑得住?
1871年8月,当李鸿章用颤颤巍巍的手签下《中日修好条约》,从那天开始,他的后半生都在永不停歇地签约。
中国被打了多少次,他就签了多少条约。
1985年3月,马关条约谈判。谈判一开始进行了4天,一直僵持不下。直到第三次谈判结束,李鸿章要返回驿馆时,突然从人群中钻出一个日本人,朝着他的脸就开了一枪,他倒在了血泊中…
但他醒来后,不准医生给他动手术,只让医生将伤口简单缝合起来。
三天后,李鸿章头裹白纱布,又坐在谈判桌前。世界舆论哗然,开始谴责日本。
舆论压力下,伊藤博文主动提出减少赔款一亿两白银。
谈判最后一天,李鸿章已是疲惫不堪,在谈判桌上,我们看不到那个一人在上,万人在下的晚清权臣李鸿章,而是一个在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的孤独老人。
他与伊藤博文讨价还价:“再减少5000万,行不行?”
被伊藤博文言辞拒绝。李鸿章又还价:“5000万两不行,再减少2000万总行吧?”
最后,无奈的李鸿章甚至说:“无论如何再减少点儿,就作为老夫回国的旅费吧!”等到的还是拒绝。
李鸿章放下了全部的尊严,只是为中国省一点银子。
大家只看到李鸿章的“卖国”,却不曾看到中堂大人的艰难!
但更加令这个老人难受的应该是国内的骂声。那些不知内情的人,纷纷把这一切\"归功于\"李鸿章。一时间,国内骂声一片。
但他的行为,却受到了很多国外真正有眼力的人的尊敬。
在德国,俾斯麦接见了李鸿章;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给他颁发伯爵勋章;
在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夫人将总统的名贵手杖赠给李鸿章;
转眼到了1901年,已经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了。
即使是风烛残年,他依旧被派去和八国联军商讨议和之事。弱国无外交,哪里有商讨一说,不过是签字罢了。
同年,李鸿章和庆王爱新觉罗·奕劻出席《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庆王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代表,按理说应该他来签字。
庆王正准备签字,老人说了一句:
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
那年,李鸿章78岁,庆王63岁。
这个老人,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大清。
在那个弱国无外交的年代,中国人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落后就要挨打!那个老人所承受的一切,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能想象的。他对于国家的热爱,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热烈,所以他才能明知要背负千古骂名,但依然要给这个国家争取机会。
所幸,如今的中国,已经真正的站了起来,再也不用遭受别人的欺辱。那个数百年前为中国争取的老人,不知道你能看见吗?如今的中国,可如你所愿?
年少不懂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这个老人,值得我们尊敬。
具体可以到我的头条号里去看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是功过都有,感觉不在那个时代,也不可以随意断定其所作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李鸿章在他所处的时代已经能做的都做了,他贪污,他放弃新疆与日作战机会这些肯定没法洗。
但是我觉得所有封建时代的臣子肯定先做一个朝庭大臣,然后才是这个国家的百姓,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维护清政府统治,封建时代你真的没有办法说这是错误的,评价一个人的功过也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真的是一个功过平分的人,我想在那个列强欺压的时期,这些历史人物所做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这当时甚至整个中国的命运,特别是李鸿章他也就只是一个接受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人,对他不能要求太高,硬要让他做出一些对他做出背叛大清的事,他是臣,他不肯能做到的。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 G.亚历山大——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