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仔猪黄痢怎么防治?
仔猪,母猪,大肠杆菌仔猪黄痢怎么防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仔猪黄痢怎么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发财马来解答这个问题。
前言:在仔猪价格仍不菲的当下(2019年12月第2周全国仔猪均价87.86元/公斤),拥有足够数量且健康生长的仔猪是后续养殖成功的关键。仔猪黄痢是一种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粪便呈黄色。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仔猪,且1-3日龄仔猪多发,临床上发病急、病程短,治疗不当死亡率高。或给发病猪场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困扰中小养猪场的良性发展。
仔猪黄痢对中小猪场危害不容小觑,建议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1.净化母仔,做好环境卫生与合理消毒。
◇母猪净化。
母猪产仔前一周,转入产床上饲养,以让其充分适应产房环境(防止应激)。转入前对产床护栏、地面等合理冲洗消毒干燥。母猪临产前,对母猪后驱、乳房等部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仔猪净化。
仔猪出生后,及时擦拭全身、口鼻粘液(用爽身粉或消毒烘干毛巾)。仔猪生后合理剪脐带,并把脐带内血液挤回仔猪体内,用碘伏消毒;生后24小时,剪去上下左右4对乳牙(保持平整),防止争抢乳头咬伤后诱发母猪乳房炎。产床地面保持干净干燥,及时清理粪污(减少应激源)。适时合理通风换气,预防产房贼风。有下痢的产床地面铺撒无毒无刺激干燥剂。3天后学会喝水的仔猪,饮水保持干净适宜,有条件的饮水中添加适量益生菌。2.加强哺乳母猪营养,合理妊娠期饲喂。
母猪断奶至配种(母猪排卵期):饲喂哺乳母猪料2.5-3.5公斤/天,对于体况较瘦的母猪实行配种前2-3天“短期优饲”。母猪配种至配种后30天(胎儿着床、胚胎发育期):饲喂哺乳母猪料1.8-2.2公斤/天。母猪妊娠30天至75天(母猪体况调整期):饲喂妊娠母猪料1.8-2.5公斤/天。母猪妊娠75天至95天(母猪乳房发育期):饲喂哺乳母猪料1.8-2.6公斤/天。母猪妊娠95天至110天(母猪攻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2.6-3.5公斤/天。母猪妊娠110天至分娩(母猪产前减料期):饲喂哺乳母猪料由3.5公斤/天减至1公斤/天。母猪分娩至分娩后5天(母猪产后泌乳期):饲喂哺乳母猪料由1公斤/天提高至3.5公斤/天。只有最大限度提高哺乳母猪饲喂营养,母猪泌乳力才强。继而仔猪吃完初乳及后期泌乳后免疫力提升快。
建议:加强母猪泌乳力,产前产后1周饲喂猪奶粉(说明量)。
3.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做好妊娠母猪免疫保健。
产前产后1周,每吨哺乳配合饲料中添加10%阿莫西林1公斤。母猪产前30-35天,交巢穴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灭活苗4mL/头。母猪产前21-28天,左耳后肌注大肠杆菌自家苗4mL/头。护养母猪子宫健康,预防产后三联症。产程中输液:2瓶0.9%氯化钠水、1600万氨苄青霉素、1盒鱼腥草混合输液。护养母猪肠道健康,哺乳饲料中添加适量发酵料、微生态、干酵母等。防止饲喂饲料原料霉变,拒绝冬季冰冷饲料及饮水,饮水添加葡萄糖、多维素。
4.提高仔猪抗体水平,做好哺乳仔猪免疫保健。
仔猪生后24小时,滴鼻伪狂犬+气喘病弱毒苗各1头份。仔猪生后7日龄,肌注支原体+链球菌弱毒冻干苗各1头份。仔猪生后3天内补铁(肌注牲血素1.5-2mL),生后3天、7天分别肌注头孢喹肟或长效土霉素0.5mL、1mL。保证每头初生仔猪吃足初乳,对于少乳或无乳的合理寄养。
5.防止应激,做好初生仔猪保温工作。
仔猪出生后保温,可使用保温箱、电热板、烤灯或红外线灯。仔猪1-3天内温度32-33℃、4-7天内28-30℃、7-15天28-25℃。仔猪怕冷、母猪怕热,产房大环境温度保持在30℃以下为宜(25℃左右)。仔猪出生后拉黄痢与产房温度低或忽冷忽热有很大关联。
6.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建议:
口服:杨树花口服液,饮水添加口服补液盐或益生菌。正常同窝仔猪口0.1%亚硒酸钠1毫升。肌注:3日龄仔猪,硫酸黏菌素注射液0.5-0.8毫升/头;7日龄仔猪,有条件的用9号针头腹腔补液(5%葡萄糖水20毫升、恩诺沙星3毫升、硫酸庆大霉素8万单位肌注,2次/天,连用2-3天)。仔猪口服中药外加补液防脱水,同时配合抗菌素防继发感染。
我是发财马(张宏中)关注三农助力三农,欢迎寄语!
2019-12-23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仔猪黄痢怎么防治?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导读 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0—20日龄的哺乳仔猪,一般是全窝或者一半以上的仔猪同时拉稀,这个病严重危害仔猪的生长发育,得病的仔猪会因为拉稀脱水逐渐消瘦死亡,大多数得病仔猪的生长发育会受到阻碍,有的甚至会形成只吃食物不长肉的“小老猪”。
一、病因
仔猪黄痢是由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也经常存在猪的肠道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发病,但是当仔猪由于饲养管理不好,猪舍卫生不良、阴冷潮湿,气候天然变化以及由于感冒等因素,造成仔猪抵抗力减弱而感染仔猪黄痢。
这些大肠病原菌在大肠内户口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身体大量失水,因此大量灰黄,水样的稀粪便被排出,体内水液很快消失,造成仔猪脱水,直到身体衰弱,严重死亡。
如果产房内消毒不彻底,有的养猪户甚至是没有消毒,亩猪分娩时的产房内就存在大量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很多仔猪一出生就立即感染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而下痢,这些仔猪排出水一样的稀粪便。
气温是影响初生仔猪健康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初生仔猪对寒冷最敏感,受到寒冷就会降低对大肠杆菌和其他病菌感染的抵抗力。
二、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多发生在生后2—3天到10—15天的仔猪,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出生的字猪,因为天气变化不仅大,容易受冷而影响消化道功能,稍微大点的字猪发病比较少。这个病发病时经常是一窝一窝的发生。
上一篇:有什么治赖床的小妙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