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庆余年》长公主为何告诉范闲自己就是一直杀他的人?如何评价李小冉剧中表现?
公主,自己的,婉儿《庆余年》长公主为何告诉范闲自己就是一直杀他的人?如何评价李小冉剧中表现?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她知道范闲伤不了她
九品弓箭手可不是摆设。在当时的环境下,就算范闲掐着她的脖子,燕小乙也能及时出手击杀。
如此一来,范闲动手,必死。
不动手,婚事很有可能告吹。
一举两得。
只是长公主也没有想到,范闲对林婉儿的感情可以深到忽视她的程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演技不错、就是得罪了发型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公主就是想杀范闲,为啥告诉他,原因如下:
一、内库财权。有利益必然有纷争,而古代解决纷争的最好方式就是杀人,而不是像范闲想的那样,来问问他愿不愿意接手。
二、即使范闲被刺杀不是长公主做的,旁人也会认为是她做的,不如先下手为强。
三、长公主对自己的靠山很自信,不怕告诉范闲。太子、林相都是她的后盾,她自己经营多年,内库里都是她的亲信。
所以,长公主不仅要杀范闲,还要告诉他,这事就是我做的。真是嚣张至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公主一开始根本没有把范闲放到眼里,范闲算什么呢?一个户部侍郎的私生子而已,想要娶自己的女儿,还要拿走内库,
长公主怎么可能接受呢?杀了就是了。
这就是长公主最开始的想法,所以长公主从知道庆帝有这个想法之后,就一直在杀范闲,从一开始 到澹州下毒,到后面的京都刺杀,以及以后的种种。
长公主最开始的也不是就那么明目张胆的,一开始长公主都是借刀杀人的,他最开始的行动就是借了皇后的力利用了柳姨娘,对范闲进行来澹州的刺杀。
这个阶段范闲也并不知道自己对手是谁。
但是进了京都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范闲开始深入地参与到了各种斗争之中,而且他也知道,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范闲是很珍惜这一次的生命的,他当然必须要活下去,所以范闲开始积极地投入到保全自己的行动中。
从范闲在司理理那里搞清楚了长公主要杀自己的真相之后,其实范闲对于长公主没有一点点幻想了。
长公主跟范闲之间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互相都想让对方死,长公主可以说是范闲的一生之敌。
也不是说你不告诉范闲,范闲就不知道了,范闲手里有监察院,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察得很清楚的,所以长公主的动向范闲还是掌握的比较清楚的。
而且还有陈萍萍隐藏在更深的地方帮助范闲算计长公主,可以说长公主想做的事情,范闲大多都是很清楚的,而且也都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这样的斗争就是庆国朝堂明面上的斗争,不光长公主和庆帝知道,就连庆帝也知道,因为这是必然的政治斗争,也是庆帝想要营造出来的一种政治局面。
长公主和范闲都没有选择,必须得参与斗争,而且必须全力以赴,不然就会失败。
其实随着长公主跟范闲的斗争一步步推进,长公主手中的权力,逐步转移到了范闲的手里,但是庆国并没有变强。
相反,庆国变弱了。
长公主不管怎么说还是在为庆国的利益做打算,但是范闲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把长公主的权力交给范闲不光没有救庆国,反而害了庆国的。
庆帝其实还是不了解自己的妹妹,更不了解自己的这个儿子,也不了解陈萍萍。
其实,庆国的力量,就是在这4个人之间进行平衡,范闲和陈萍萍是一边的,庆帝一边,长公主一边,庆帝本来以为陈萍萍跟范闲是自己一边的,谁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儿
大东山之后,长公主事败身死。
庆国的朝堂力量,就变成庆帝跟范闲之间的斗争,其实也就是庆帝借范闲的手除掉了长公主,然后再从范闲手里要权力。
这些也都是公开的,光明正大的,这就是庆余年的世界,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也没有什么不能明摆着抢的。
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公主作为范闲进入京都以来所有险境的直接筹谋者,在自己的宫殿坦然直白的将自己主谋杀害他进而杀死滕梓荆一事,交代给范闲,就是为了激起范闲的杀心。纵使太子已经开始向范闲求和,试图建立合作关系,但作为太子支持者的长公主始终坚持破坏范闲和婉儿婚礼的想法。既然迂回的手段用尽后依然无法成事,那不如直接用自己作诱饵,逼他主动犯错,进而一举拿下。只要范闲敢下手,长公主手底下的高手便会立马出手,到时候死的就是范闲,从始至终,长公主都是有恃无恐的布局者。
李小冉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虽然刚开始因为刘海造型遭到吐槽,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她将一个立于深宫看似柔弱没有势力,实则心狠手辣,居心叵测的上位者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自制有机肥都要在背阴通风处进行吗,怎样辨别有机肥适合哪种植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