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浒传》武大郎是怎么娶到貌美如花的潘金莲的?
大户,武大郎,金莲《水浒传》武大郎是怎么娶到貌美如花的潘金莲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大郎凭什么娶到貌美如花的潘金莲?
一、大户人家夫人的惩罚
潘金莲到了出嫁年龄时候,被当地一家大户人家的老爷所看上想把潘金莲纳妾到他的府上,谁知这件事情还没有操办就被这位老爷的大老婆发现,大老婆看到潘金莲貌美如花,认为他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为了惩罚潘金莲,将她嫁给当地卖烧饼为生,身材矮小的武大郎,作为老婆。
并且还送于武大郎一些钱财让他好好对待潘金莲,这样一来就彻底打消了他老公娶潘金莲为小妾的目的,一来二去这件事情就算是了结了,从此潘金莲跟武大郎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二、武大郎物质条件还不错
首先咋们来说武大郎的物质条件,武大郎有一套二层住宅的门脸房一层是做烧饼,二层是住宅,二层房间挺大,大家还记得潘金莲弄掉棍子的画面吗,可见二层住宅也是非常的宽敞明亮,按照现在来说他的这套住宅是名副其实的门脸房。
三、武大郎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比较可靠
然后说下武大郎工作情况,武大郎卖烧饼,算是比较稳定的行业了,每天做烧饼,卖烧饼一年365天反复做这件事情,收入也是比较可观的,所以说他的经济收入也是比较稳定的。
按照当时武大郎经济情况,娶个媳妇是没问题的,勤劳肯干,任劳任怨,是他最大的优点,并且还有当地哪位大老爷夫人的监督,所以这件事情就顺理成章的办成了。
武大郎就是自身方面身材比较矮小,这是他最大的缺点,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并且武大郎对潘金莲百依百顺,这也是武大郎感觉自己娶了这么漂亮媳妇的一种满足吧。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好坏邻居,奈何又多金潇洒的西门公子,可怜了大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天即将过去,天气偶尔变暖,一个女人在二楼推开窗户,用木棍支起来,殊不知有风吹过,木棍掉下二楼,落在了一个叫西门庆的男人头上,自此,这个重复了千百次的动作,这次改变了这个叫潘金莲的女人命运。
古人道好汉无好妻,赖汉有好媳。曾几何时走街窜户的烧饼哥武大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成家娶媳妇,而且娶回的是令人百看不厌的美人。为了躲避那些眼红的地皮无赖纠缠,武大郎把家从清河县搬到了阳谷县,以为换了个地方,两人就会长相厮守,从此过上他卖他的烧饼,她守他的他俩的家的安逸生活。
木棍砸着的西门庆,外号西门大官人,其实也不是啥官,家里做生意,积累了不少银子,属当地小土豪。这厮在民间属于搞"绿化"工作的,没事就上街溜达,看见谁家媳妇姑娘长得俊俏,他一定想方设法"绿"了人家,十足恶棍一枚。
潘金莲,十足的红颜薄命苦瓜人生,幼时被卖与大户人家做奴,后慢慢长大,落得几分姿色,被老主子看中,屡次调弄未得手,后潘金莲心惧跑去老板娘告状,这下恼了老东家,发誓把她要嫁给一个矮挫穷的老男人,让她一辈子没法得瑟,于是在一声悠长的"烧饼"吆喝中得到启示,把她许给了一脸懵逼的武大,人称武大郎,身高不过三尺,40来岁,而且倒贴嫁妆,由此,潘金莲摇身一变成了"武大家里"的。
后来的事,经过巜水浒传》的出世至出名,这两公婆也出名了,落得个悲剧。至今"武大郎"烧饼还火得不要不要的,不知这些卖烧饼的是否幻想着有个老板娘也长得如潘金莲那般美貌?
人逢时代决定命运,武大郎和潘金莲明显生错了时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大郎之所以能娶到潘金莲,完全属于天上掉馅饼。因为潘金莲出身卑微,20岁左右就被卖给了一个大户人家做丫鬟,因其颇有几分姿色,就被张大户看重,想强行霸占她,潘金莲不从,跑去告诉张大户老婆,从而引起张大户怀恨在心,在屡次不得逞之后,心生一计,找到一个机会,就赔了一些彩礼,强行把潘金莲嫁给了卖炊饼的武大郎。
所以说,武大郎之所以能娶到潘金莲,并不是靠自身的能力,虽然是天上掉馅饼,不过也是他悲剧的开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绝对不是书中写的那么简单。
潘金莲的身份是张大户家里的使唤丫头,是张大户从小买到家里的奴仆,大家看过红楼梦就知道,贾府里面好多人都是从小就被买回来的,比如英莲袭人雪雁晴雯等等,她们是没有人身自由的,生死大权都掌握在主人手中。晴雯被赶出贾府连衣服都被扒了。
因此潘金莲在张大户家里也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如果张大户不跟她解除主奴关系,她就得死在张家。因此等她长成了张大户要享用她,这就如贾宝玉要享用袭人一样自然,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问题来了,潘金莲拒绝了,誓死不从,张大户生气了,就把她嫁给了武大郎。照说潘金莲这种性格应该是贞洁烈女才对,但是我们看潘金莲的所作所为,绝对是水性杨花之辈。既然知道水性杨花的女人,为啥要拒绝张大户的染指,这是非常奇怪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