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少年派》里的林妙妙?
妙妙,自己的,的人如何评价《少年派》里的林妙妙?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林妙妙叛逆故事的内核,是成长中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当一个人自认为的自我价值,无法被身边最亲密的人认可,并深受质疑和打击,是异常痛苦的。
如果你看懂了林妙妙的“作”,说明你已经长大了,林妙妙的人设没有崩塌,她只是走向成人世界的节奏,比别人慢了一拍,这一拍,也许才是青春最珍贵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令人惊艳,这也是她的首部古装剧。02年出生的赵今麦,出演过《我的体育老师》、《少年派》、《初恋那件小事》等多部大火剧,最爱古灵精怪的林妙妙,妹妹的代表作令我印象深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先用两个字来给《少年派》里的林妙妙贴个标签——“恣意”。
“恣意“用 iPhone 自带的词典来查,是放任自己的心意不加约束的意思。
林妙妙的大概家庭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在上海属于小康家庭,从她外公外婆居住在弄堂里看,应该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家庭。父母有一定的知识,典型的严母慈父。但是从林妙妙可以随意直呼母亲的名字来看,他的母亲又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下的严母。这位严母会跟自己的女儿交朋友,两个人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林妙妙生活的整个家庭的氛围应该是自由而又自律的,所以她“恣意”的灵魂下早已经内化进去一些无伤大雅的规矩。这些规矩让林妙妙的“恣意”“不逾矩”,惹人喜爱。
第一次在电视剧中看到有“恣意”标签的孩子是《家有儿女》中的刘星。
顺道一提,《家有儿女》中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如今看来仍然不过时,且有效。
总之,我们中国家庭对于祖国花朵的培育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科学,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恣意”“不逾矩”的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林妙妙找各种理由逃自习课、不做作业、持续于怪诞的直播、脸不红,心不跳地欺骗父母那里开始,我一度想弃剧,真是恨她恨得牙痒痒:“连邓小琪都知道在关键时刻发力了。她咋就偏偏掉以轻心不务正业了呢?”现在觉得自己当时的心态实在是太可怕了,感觉自己是站在一个过来人的立场上去评价一个孩子青春期再正常不过的行为,我以为林妙妙那时那刻的所谓的叛逆行为表现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剧情人设一点都没崩塌,理由如下:
1、林妙妙从一开始就对学习这件事本身没什么宏观概念,学校班级再好也是她父母和姨夫的功劳,在众多主角光环的衬托下,她是抱着一个随时就义的心在与严苛忙碌的读书环境作斗争,一点点进步于她就是巨大成功,一点点退步她首先不是想着反思自身问题,而是担心在父母那里交不了差。这样的心态隐藏着一个潜在的危机就是她是一个靠着绝对的约束和管制才能平稳上路的人,一旦这种约束稍微有松动,譬如爸妈轻易相信自己的话,爸妈突然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关注等等,她会立马借机钻空子。
2、林妙妙不喜欢校内死板教条的学习生活,不喜欢无聊枯燥的刷题方式不代表她是一个废柴大条妞,看过完整剧集的人一定知道林妙妙爱好其实非常广泛:喜欢广播,喜欢画画,喜欢写写东西,喜欢幻想,还喜欢创新【编舞】,可以说抛开成绩本身,妙妙是一个爱好多元,乐观开朗,有想法,爱分享,偶尔还很文艺感性的小女生,这样的女孩子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你把她束缚在书本和试卷上的确有些残忍,于是她努力在仅有的缝隙中寻找释放自己的突破点,直播让她找到了寄托,虽然她做直播有点本末倒置,直播本身没那么专业有深度,但这至少可以看出那个阶段的她是很大胆很有想法的。
3、林妙妙从来不知道自己卖力读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父母一直强调的是好好读书就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有不错的收入,直白点就是把读书好坏与物质水平高低等同起来。当读书的意义被这样设定之后,妙妙学习的原始冲劲会大打折扣,特别是高中三年战线一拉长她的疲软期和叛逆期会比一般人来得更快更猛,何况直播还能挣钱这点让她天真的以为这会是父母期待中的价值归属,即既然直播能挣钱,为何还要苦读呢?
综上所述,后期的林妙妙虽然有一系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举动,但是这不是性格上毫无征兆的蜕变,我以为这一切都合情合理,剧情一开始就为这个角色埋下了很有意味深长的伏笔,联系起来看,再对照自己青春期的状态。你就会觉得这个角色太真实了。
上一篇:猕猴桃种植前景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