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自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子孙,父母,都是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自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回答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个字的意思。即“子”字,古诗文可能是意为“你”,而现代文释为“儿子”之意。所以我以为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林则徐教育子孙的思想一个是有必要,一个是没必要。留给子孙的是重在教育,指导他(她)们努力读书上进,比吃先人留的钱做用大,使后来能勤奋不懒惰,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平庸之辈。事情都有两方面,一个是好,一个是坏,巜三字经》里有一句“我教子,唯一经。”教育后代不是为了留田产和钱,而是正确的勤劳致富,不做懒汉偷闲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没所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表面说的好像有道理,实则是推卸责任的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长辈给晚辈留点财产,如果晚辈创业可助一臂之力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以为,面对“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的话题,探究一下后半句内容,在当今社会是否“适用”,似乎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在不可否认的“拼爹时代”到来的社会大环境下,历经百般努力而终究不得“成家立业,独挡一面”的为人子者,是否可以接受有相关能力的为人者的家庭背景、人脉关系、精神鼓励、物质扶持等方面的适当帮助,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需要人们搞清楚的是,历经百般努力与毫无上进之心的为人子者,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切忌“笼而统之”地加以人为的混淆!
从某种角度讲,诸如“儿孙自有儿孙福”之类的说辞,却是不折不扣的长辈完全推卸自己,对于晚辈应尽的各种“帮助”责任的“遮羞布”。
因此,对于历经百般努力而“终无正果”的为人子者,为为人父者,还是应该酌情“出手”的!给其科学的“谋生”思路、手段和正确的“生存”方向、技能的有力引导,也不失为“德高望重”风范的具体体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人不必苦贪财,贪得财来天降灾。
若是有钱人不在,不如人在少贪财。
世间万事总由人,不如理顺听自然。
使碎心血机用尽,到头难得半文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孙强于我,要得钱财作什么?子孙弱于我,要得钱财作什么?这是一句名言,也是真理。所谓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就是这个意思。钱财多了会养懒人,缺失上进的动力。躺着享受奢侈生活,挥霍钱财无度。再多的财富也会坐吃山空。钱财成为煮青蛙之温水,害了子孙。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一个人不经历风雨,不经历挫折和磨砺很难成长为出类拔萃的社会精英。所以说子孙弱于我,要得钱财作什么?而家境贫寒之人,会从小立志,发奋图强。把改变地位低下作为奋斗目标,绝不敢奢侈懒惰。一步一个脚印。往往会比父辈更有出息。父辈穷其一生所创下的一点财富完全可忽略不计。当然这些都是以小康之家为分界线的。也就是比较富裕的阶层。在估计未来二十年之内没有经济压力。也叫千金散尽还复来。对于社会底层广大的人群而言,是没资格说这样话的。一个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家庭,说子孙强于我要得钱财作什么?那就是懒惰,不思进取。那就是无能和不负责任。
上一篇:背诗不忘的秘诀有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