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夏商周的人没有雕塑和画像?
画像,雕塑,青铜器为什么夏商周的人没有雕塑和画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夏商周的人没有雕塑和画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个问题比较费解,是想问夏商周时期的人为何没有创造出雕塑和画像这种艺术品?还是强调夏商周时期为何没有关于人的雕塑和画像遗存?
如果可以将俑看做是一种雕塑的话,其出现至少到了东周;如果将墓主画像作为人物画像的范畴,其出现则在战国时期。如此看来,只有从后者出发才能从两方面都能符合题主所问,因为单是妇好墓玉人以及各种商周青铜器物就足以反驳第一种设问(雕塑)。
可以这么说,人物的雕塑和画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凝固了某人的某个特定历史瞬间。两者也有区别,雕塑以三维进行立体造型,画像则以平面二维加以展示,只是单纯以人物为核心、抛却宗教巫术外衣的,夏商周的确少见,可从东周、战国开始追溯。
(一)东周的殉葬俑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表明孔子之所以强烈反对俑殉的原因便在于俑所具备的,远超于其他艺术品的“逼真性”。正是因为这些人形雕塑作品太像人了,会让他不由得想起殷商时期残忍的人殉。
这些人造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应该是能取代真人而发挥其各自作用的。比如士兵便去戍卫、奴仆便去侍奉、伎乐便去歌舞,以此保护、服侍和娱乐沉眠于地下的逝者。所以,俑在一方面需要对于自然主义风格的不断追求,让其越来越逼真;另一方面也需要浪漫主义情怀的想象力支持,以将其激活发挥作用。
(二)战国的墓主画像
在中国古代,其实很少注重人物的肖像造型,至今能见到存世最早的人物肖像可能就是战国时期陈家大山楚墓以及子弹库楚墓中的两幅帛画,研究者普遍认为应该这应该是墓主画像。
而见于文献记载的早期墓主画像,也仅见一例在《后汉书·赵岐传》中:
(岐)建安六年卒。先自为寿藏,图季扎、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又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赞颂。
可以说,他在墓中为自己画像的做法,在当时来说定然是一种非常之举,且将自己的画像与古代名士并列,实际上在表达其追慕先贤之意。正因为他与众不同,才被载入史册流传至今。这条被后世书画大家张彦远广泛引用的文献,可能说明墓中画像在当时的确不是一种极为普遍的习俗。
至于为什么会在墓中绘制肖像,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用来象征墓主灵魂的。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画像便始终存在一种禁忌,这是一种基于弗雷泽所言的“交感巫术”原则的原始“咒杀术”,正如摄影术初传中国,很多人会拒绝进行拍照一样,认为它可能会吸人魂魄。
所以,明白了以人为主体的雕塑与绘画产生的时代与观念,自然就能理解为何在夏商周时期没有出现的原因,或许还有一种可能性,并非没有,或许未见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朽认为刻石文化是秦文化,三代所无。最早的秦刻石当为石鼓,又称猎碣。大量石刻是秦始皇东巡沿海所立碑,李斯撰文並以小篆书写,至今尚有残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夏商周确实没有人物雕塑画像,但是绝非没有画像。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秦汉时期,商周器物最为精美。第一批是小工具或配件。夏朝有青铜器和兵器。商代中期,青铜器种类繁多,铭文丰富,纹样精美。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厚实凝重,铭文逐渐加长,纹样丰富多彩。后来,青铜器的骨架开始变薄,装饰也逐渐简化。
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由于铁的推广和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汉代,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器的种类减少,装饰简单,多为朴素,胴体较轻。中国古代青铜器是先民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尽管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青铜器的出现要比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晚,但在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品种等方面,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这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关注的原因之一。
从西周青铜器的形制来看,由于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方法与夏商时期相同,因此变化不大。它们都是用陶艺图案制作的,其中一个是手工制作的,所以同样的陶艺图案是不能铸造的。因此,西周时期的青铜纹样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有一个,一定有一个假的,或者两者都是假的。
从纹样来看,几乎没有与夏商时期纹样或刻痕相同的青铜器。只有少数单一图案的青铜器有相同的图案。然而,这种图案在西周时期并不多见。
从铜铁共铸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新的考古资料证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中前期,这种铜铁共铸所用的铁是陨石铁,那么人工炼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估算问题,因为只要这个时间是固定的,我们就可以知道从商代晚期到什么时候是陨石铁和铜材料结合形成仪器的时间?铁冶炼和铜合器的存在时间是什么时候?。公元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西周晚期的虢国墓地出土了玉柄铜芯柄铁剑。它是典型的铜铁共铸工艺品,也是一种人工炼铁。它被称为“中国第一把剑”。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炼铁对象。由此可以推断,中国历史上铜与陨铁共铸的时代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晚期。然而,人工炼铁铸铜的时代在西周晚期已经成熟。
上一篇:佛山高明山火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调查中,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