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今被宠出来的一些青少年只知道关心自己不懂礼让,这算是问题吗?
孩子,家长,叛逆如今被宠出来的一些青少年只知道关心自己不懂礼让,这算是问题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今被宠出来的一些青少年只知道关心自己不懂礼让,这算是问题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现象当然是问题了。
近了说,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肯定不会对父母孝顺。哪怕父母对他(她)再好。被父母宠出来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像小皇帝一样,被父母供养,久而久之,成了名副其实的寄生虫,形成了“我就是来享受的”心里定势,根本不会劳动,不知道什么叫感恩。
离开父母他(她)还想被别人供养,但现实就是现实,事以愿违,又很容易产生自卑心里。不会自觉劳动,自己养活不了自己,更不用说创业了。
远了说,这类寄生的孩子,不仅对父母、家庭没有贡献,而且对社会也是一种损失。如果全社会这类青少年占大多数的话,未来国家、民族的进步、发展、振兴,从何而来?所以娇惯孩子是毒药,而非真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过分溺爱无疑削弱了孩子生存能力。过分干预无疑减弱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我记得我们小时候父母从来不管教,干什么他们也不管。只要不打架和偷东西,那么余下的都是自由。正因为有这等自由,所以我学会了如何解决生活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而教育我们的老师都叫:困难或挫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是问题呀,还是很坏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感谢邀请回答。
对待这个问题,我也曾“如临大敌”般认为一个青少年“不懂礼让”便是“道德缺陷”,是需要重视的。但通过更多地了解和学习后才发现青少年”只关心自己,不懂得礼让“这个问题需要成年人的耐心和”辩证看待“。
一、”眼里只有自己“的小伟,其实只是在用行为”确立自我“,寻求家长的”平等对待“
朋友陈哥向我透露了他的烦恼:上了初中的儿子小伟似乎变了一个人——以前在外面见到认识的长辈,家长让喊人的时候,小伟总会很配合;可是现在,家长让喊人,小伟看都不看对方一眼,扭头就走了。
”目中无人,不懂礼貌!“陈哥”迫不及待“地给儿子下了定义,内心很焦虑。他担心孩子现在就这样,长大可怎么办?真要成为自私自利的人吗?
陈哥认为是老婆和爷爷奶奶把小伟宠坏了,想把小伟送进一些”忆苦思甜“训练营,让他知道他的态度将来要吃亏的,希望小伟能有改变。
我建议陈哥不要这么快下定论,不妨给孩子一点耐心,因为小伟现在的行为很符合青少年”叛逆期“的特征。
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两个重要的叛逆期:一是在两三岁的时候,那时候的孩子最喜欢说”不“,简直就是”王炸“,其实孩子的行为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想要”确立自我“,他们想要周围的规则都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在这个时候,正是引导孩子初步确立”规则“概念的黄金时期;二就是十三、四开始的”青少年叛逆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是需要进一步”确立自我“,迫切地想要”负责“自己的”行为“,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这是孩子心理成长走向“独立”的信号。
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不是想要违反所谓的道德文明,不是因为不懂礼让,而纯粹是为了反抗家长的“控制”。
1、尊重孩子的“独立”。“凡事为孩子先考虑”是中国式家长的固有思维,但其实随着孩子身体和心理的成长,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不能再“偷懒”地“一以贯之”,不能再什么事都家长说了算了,而是需要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
2、以“成年人”看待孩子。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要“成年人”平等对待,降下家长的身份,和他们平等对话,只要是不违法乱纪,不强迫孩子的言行,尊重他们的个性。
其实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只要不是还想“控制”孩子的行为,学会给他们一点“自我选择”的自由,平等地对待他们,相信孩子的“叛逆”行为便不会那么激烈。
反之,在这一时期,越是想压迫,想控制孩子,孩子的反应和叛逆就会越大,甚至会引发“心理”问题。
其实只有尊重孩子的“叛逆”,让他们能在这一时期“实现自我”,才能让他们以后的人生在面对挫折时更坦然,也才能避免以后的“中年叛逆”。
所以这一时期的“离经叛道”只是阶段性的,给孩子一点耐心,不要过于紧张,相信以后孩子会走向“正轨”。
二、面对孩子的“叛逆”,也不能毫无底线地“放任”,应以“引导”为主
在孩子的叛逆期,“平等对话”是关键。对他们的“叛逆”行为,需要的是“合理”的放纵,而不是“无底线”地任其发展。
在这一时期,孩子在个人形象上的追求个性,可以尊重,可以放任,但在行为上,思想品德教育和必要的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选用活泼、自然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探讨社会相关新闻或正面引导的影视作品,听听他们的看法,同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沟通的时候切忌“说教”,哪怕孩子的观点,家长无法认同,也可以“求同存异”,要的是互相平等地表达想法,而不是一次就改变孩子的思想。
上一篇:梨子树可接桃树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