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烈士墓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烈士,烈士墓,白求恩烈士墓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亭、馆间两条对角钱交点上,是翠柏簇拥的董存瑞烈士铜像。英雄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线,再现了英雄在炸药包爆炸瞬间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椭圆形的纪念广场上,屹立着高耸云天的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镶嵌在汉白玉碑心石上,镌刻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座四周环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洁白的栏杆雕刻着造型美观、朴素的浮雕、花瓶和装饰花纹,使挺拔的纪念碑更加雄伟、壮观,纪念碑后两侧是董存瑞题词碑廊,东西各一座,每座总高4米,长24米,基座宽3.2米。2座共镶嵌着由中国黑花岗岩刻制而成的党和国家领导聂荣臻、杨尚昆、程子华、迟浩田、朱学范等及知名人士为董存瑞题词47块。在两座题词碑廊北面是一片松柏掩映下圆壁隆顶的董存瑞烈士墓。整个建筑群体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纪念体系。
1998年5月25日开馆的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董存瑞烈士事迹图片、油画、烈士遗物、重要的文献资料、有关董存瑞烈士事故迹的文艺作品200余册、件;由著名播音员方明解说的半景画,反映1948年隆化攻坚战的电动沙盘,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现了隆化攻坚战的浴血奋战场面和董存瑞的英雄壮举。在陵园外西南部200米的地方,是董存瑞当年炸毁的敌桥型暗堡处,建有高4米的花岗岩“董存瑞烈士牺牲地址”标志碑,占地1940平方米。
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5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9月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和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的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9月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和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的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陵园实行全年日日开放制,每年接待参观者有10万余人次。
刘志丹烈士墓
刘志丹烈士陵墓:刘志丹烈士陵园位于延安志丹县城北的炮楼山和瓦窑山之间的山坡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当地政府为了永远纪念这位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在他家乡修筑了这座陵园。
6米多宽的柏油路由坡下直通陵园。陵园建有镶着镰刀斧头的铁栅栏门,门上有“志丹陵”3字。陵园面积约8000平方米,正中是纪念大厅,大厅正脊上镶着红五星,四面斜脊各竖一把红色的火炬,仿佛烈焰在熊熊燃烧。 纪念厅正中的碑石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在1943年志丹陵落成时的亲笔题词:“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纪念堂在纪念厅后边,是志丹陵的主体建筑,由3孔石窑洞和5间廊房组成。中间窑洞设有灵堂,正中悬挂着刘志丹的彩色画像,画像两旁摆放着洁白的花圈、挽联,灵柩安放在后堂。
纪念堂的两面墙上和东西两孔窑洞的墙上,镶嵌着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林柏渠、吴玉章、贺龙、陈云、徐向前、蔡畅、谢觉哉、李富春、徐特立、博古、邓发、王稼祥、凯丰、肖劲光、罗迈等同志及李鼎铭先生的20余块题刻。毛泽东的题词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的题词是:“红军模范”。林柏渠的题词是:“长使丹心照日月,拼将热血洗乾坤。拯民卫国更忠党,史绩不刊千载存。”
马本斋烈士墓
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张鲁回族镇南1000米处。1944年2月,冀鲁豫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病逝后安葬于此。1954年,烈士灵柩移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1985年在烈士原葬处重建。陵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整个陵园由红砖花墙围合。主要建筑有阿拉伯式穹形大门、中国古建筑式六角形纪念亭等。坐置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由一条通道贯穿
马本斋烈士陵园
其中。园内翠柏掩映,绿草如茵。重建后的陵园融合古代建筑与阿拉伯建筑风格于一体,庄严、典雅、肃穆。每逢清明节,总有不少人到陵园扫墓。宋任穷、段君毅等也曾到此凭吊。该陵园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王德泰将军墓
位于江源县松树镇大安村西北羊脸山上。时期为1936年。1981年4月20日,由吉林省人 王德泰将军墓碑。
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德泰(1908年―1936年)祖籍山东,少时迁居延边。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任延吉县反帝同盟部部长,1933年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独立师政委、军长、中共东南满省委委员,抗联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等职。1936年八月在与日伪军战斗中牺牲于大安村小汤河,当时掩埋于此。1959年修葺、立碑,1982年重修。现占地600平方米,周有铁栏,正中为石砌水泥面的墓丘,直径,高均3米。前有高3.3米,厚0.23米,宽0.8米墓碑一座,正面镌刻“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将军之墓”背面书烈士生平。
李兆麟将军墓
在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松花江畔兆麟公园内。李兆麟(1910-1946),原名李超兰,曾用名李烈生、孙正宗、张玉华、张寿笺。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滨江省副省长,反对国民党挑动内战,积极进行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1946年3月9日在哈尔滨市道里水道街(今兆麟街)遭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哈尔滨数十万人民在道里公园举行隆重公祭和安葬仪式,于公园北侧建烈士墓和墓塔,并将公园改名为兆麟公园。
四八烈士墓
“四八”烈士陵园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市。1946年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王若飞、秦邦宪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同机回延安的还有刚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回国的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及著名爱国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9人,因飞机失事,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难。为了缅怀“四八”遇难烈士,延安各界群众3万多人,在飞机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和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的悼词。朱德、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执绋,送灵下葬,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飞机场旁边,为烈士建起了陵园。
上一篇:赵自杨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