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于中国文化,我们该如何传承?
文化,中国文化,的人关于中国文化,我们该如何传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于中国文化,我们该如何传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你得自己真正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最快速的方法你的位置得足够高,而且是足够修改游戏规则的高,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独尊儒学。
其次你的声望足够高,这样你的学识自然会吸引同道中人,随着时间的发酵自会发扬。如:孔子周游列国,随着时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主流。
最次你的精髓足够本质,随着含金量的发酵经时间的推移,越本质越将深入社会基因。如:老子只传一人,可所传道德论已深入民族骨髓。
所以一切都是自然,首先我们得是闻道悟道者。
在低谷要悟本质而得道,等风起则顺势造势成为布道者,仅此而已。
在高峰则得道化道,化万道而无为以成万物之道,万物则有为而各得其所各行其道,至此而功德圆满。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华文化如何传承?
答:我把中华文化比喻成一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
(一)秋天树上结岀来的苹果,就是五千年传承下来的真善美和道德。
(二)苹果树要健康生长,在冬闲季节果农,就要对果树进行去劣存优,把不结果的萌条剪去,留下健康有花芽的枝条。这就象我们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一分为二的对待历史文化一样,把好的文化传承下去,坏的文化铲除,如:儒家的三从四德文化,把三从废除,四德留下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三)果树春暖花开,百花齐放,就象国家文化最繁荣,最顶盛时期。这时果农仍然不得闲,要进行蔬花蔬果。就象我们对待负能量的文化作品一样,要敌制,要检举,要封号。
(四)进入酷热的夏季,受外界气候的影响,果树病虫害不断的发生,侵犯着苹果树的生命健康,这时候果农要,随时检查发现病虫害,随时打药灭虫灭菌。这就象我们改革开放,西方文不良化不断的侵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一样,毒害着我们的下一代,如:现在的青年都喜欢过西方文化节,不喜欢过中国文化节,所以,我们就要立法,我们就要敌制西方不良的文化,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
(五)总之,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就要象果农管理果树哪样,给果树修剪打药施肥才行,不要说在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把历史好文化传承下来,真正做到象伟人,毛泽东说的那样,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在心里非常快速回答“做就好啦!”但转念一想,这个疑问应该是很多人都有的。站在“文化”的外延来看文化的人不是少数。在外延上,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戏曲、国画、书法等等都是的。对于每一种不同形式都有更具体的传承方式。但要讨论“文化”的传承,我们便不得不回到“文化”本身。
首先,文化是什么呢?
“文”“化”的合用最初见于《周易》: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其中,“人文”是相对于“天文”、“地理”而说的,而后者都是对客观存在的观察,前者“人”既是活动着的主体,又是被观察的客体。因此,“文化”是用人的活动规律来教化天下,虽说是活动,但人的行为活动又是受观念指导,所以“文化”归根到底是精神领域的。人的观念是在实践中得来的,这实践包括人与人、人与天地之间的互动。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可教化天下人的文化应当包含天地人各自以及相互之间规律的文化,可教化天下的人应当是参透这种文化的人。在中国,除了众所周知的孔孟老庄等圣人之教外,还有在不断践行中的人,他们可能是君王,也可能是布衣。所以,传承若只是学而不化,那等于没有传承,也没有真正领会。中国文化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文化。
其次,为什么会有人不愿意传承?
第一,我始终相信,一个人若能切实感受到文化的好处,一定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如果不愿接受,那是并没有觉出好来。那么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不好呢?也许是长时间以来的刻板印象,也许是站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去看特定历史时期的事,觉得中国文化封建落后,但其实那部分的内容并不涉及文化内核。那么对于这部分人,应当加大宣传,了解真相才会把旧有的印象格式化。另一种情况,也有对文化了解甚深,却仅限于空谈的人,且这部分人数量并不少。这便是前面提到的“学而不化”,文化只作为知识入了大脑,而未化入自己的人格,在得到文化红利后做着与所说的文化相悖之事。这样,在外人看来,不过是披着文化外衣的伪君子,同样也是做了不好的示范,结果会让人心生抗拒。对于这部分人,应该多接触真正的践行者,看看身边埋头做事的人,也许正是符合文化内核的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到底,向什么样的人学习文化,需要慧眼,更需要慧心。完美的圣人难寻,身边在某些方面散发光辉的人却有很多。向他们学习也不失为一种传承。最后,再回到前面所说的文化形式。
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在衣、食、住、行的层面上都有展开,民间艺术就更多了。在任何的表现形式里,都分为道的层面和术的层面。“术”的层面靠不断操练即可,“道”的层面则需要人的心性来配合,这一部分就是前面提到的范畴。
综合以上,作为想要传承文化的一份子,有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提升自己应对不同人事的能力,如此才能感染到更多人愿意了解、接受并传承中国文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