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藏书究竟有没有用?你有什么看法?
藏书,的书,书籍藏书究竟有没有用?你有什么看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就个人藏书而言,本人几十年间,也有几千册之多。有什么用处?我搬过5⃣️次家,搬家的师傅说了,你的家里只有几本书是值钱的。所以即使在劳工阶层来说,书是值钱的。我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里,藏书丰富是我行路之车舟,飞行之双翅,是我备注之大脑,一个深受书本知识之影响的人,是深深地爱戴着书籍。人生之短暂,书本之无限,只能择其要点,急功近利,尽其所能。我会把这些书籍保护着,放置在我的桌后左右,有空翻看几页,不亦乐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藏书究竟有没有用呢?这主要看你藏书的目的是什么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藏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读书,为了方便读书;对一小部分人来说,他藏书的目的就是单纯的藏书,和收藏古玩字画一样,低价买进,高价售出,无可厚非。
为读书而藏书之人,也分两种人:一种是真正的读书人,一种是伪读书人。伪读书人就是那种以书籍作为装潢门面、附庸风雅的假的读书人,看似家里也摆满了很多书,其实他也没看几本,或者一本也没看!
这里再说说那些真正的读书人了。俗话说书籍有价,知识无价,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古来喜欢读书之人,也莫不爱书如命,就如酒鬼之与酒、赌徒之与骰子、瘾君子之与毒品一样,陷溺其中,难以自拔!
陶渊明《无柳先生传》中有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先生可谓好读书之人,读书如饥似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但是他不会死读书,读死书,苦读书,而是乐读书,在读书中寻找快乐!陆放翁有诗云:吾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先生的藏书室被称为书巢,几乎没有回旋转侧之余地,藏书可谓汗牛充栋了。
藏书对读书人究竟有没有用呢?清代随园主人袁枚袁子才曾著有《黄生借书说》一文,我们在初中课本中都学过。“书非借不能读也”,是作者在此文中阐发的观点和读书心得。“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者省记”,与《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何异!以这种热情读书,又有什么书读不好呢?等到自己“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又“高束焉,庋藏焉,姑俟异日观”,读书的兴趣和热情比之以前借书之时,可谓有天渊之别,读书之效亦可想而知矣!昔有富人,日食费万钱,犹曰无下箸处。今之藏书万卷者,茫然四顾,不知何书可读!藏书于读书有益乎?曰:无益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正爱书的人,绝对不是为了摆设和充面子而购书的!为了摆设,有三、五百本足亦。一个真正爱书的人,大多是爱书如命!从小至大,随着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更替变化,藏书日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结识了书籍这个良师益友,收获了知识的积累,经历过久别重逢的喜悦,也饱尝了千里寻觅的艰辛,更体味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藏书几十年,个中滋味只有爱书人方可享受。附书屋一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浙江湖州罗林》等几位老师说的都很好,我自己藏书不多,很崇敬汗牛充栋的大家,觉得是很有品位。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是知识的源泉,是历史文明的积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语),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书犹药也,可以医愚(刘向)。藏书怎么能没用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依我看,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有用: 一是从文化传承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图书,图书的传承离不开收藏。中国著名的藏书和藏书家,在文化的传承上发挥了不可灭亡的贡献。二是从阅读实际看。藏书不如借书的说法,并不是盲目地反对藏书,而是说借书更能促进读书,一家之言,故妄听之。对读书人来说,书的来源一是靠借,二是靠藏。借书的前提一是有书可借,二是人家肯借。如果无书可借或者人家不借,那就只能自己去买去藏了。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藏书是既是读书的前提,也是读书的结果。三是从家庭发展看。家庭的发展关键在人,人的发展关键在学习,学习的途径有很多,读书是其重要途径。一个家庭有了一定数量的藏书,就能为家庭成员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在阅读中获得成长的。四是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一些人不屑谈及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从古至今,藏书目的不尽相同,除了读书、传承之外,还可作为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书是商品,可以交换,搞好收藏,也能挣钱。据说当代藏书大家,例如韦力先生,他们的藏书,大都价值不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