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年轻人愿意和父母住的太近吗,比如同一单元或楼上楼下,为什么?
父母,子女,年轻人年轻人愿意和父母住的太近吗,比如同一单元或楼上楼下,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如果我是被问的年轻人,我是非常愿意的,原因我想大家都猜得到,方便彼此照顾。尤其是婚后有了孩子优势会显现的特别明显。虽然从教育的角度讲孩子在三岁之前有妈妈自己带是最好的,但现实是大多数妈妈迫于现实的压力或者理想的追求都不会放弃工作,如何在工作和养育孩子之间寻求最好的方式,有个住的近的父母就太幸福了,既避免了两代人住在一起的种种不便,还能实现工作之下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人年纪大了,需要孩子的照顾,这样的方式也是极好的。
夫妻要亲密有间,两代人也是要亲密有间,既有共同扶持的部分,也可以有相对自由的空间。
物理上的空间是这样的,但不得不说心理的空间更为重要,否则这样的便利条件有时候也会转化成不利的因素。有一些年轻人在年龄上已经是成人了,但在心理上还是个孩子,即使升级为父母,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扔给老人的也不在少数;还有就是夫妻有点矛盾就闹个分居等,如果是这样的心态住的太近反倒会加重以上的问题。
如果说年轻人不愿意和父母住的太近,有一种可能,那可能就是家里有离不开孩子的父母,年轻人只能借助距离来创造一点自己的空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生儿育女,儿女长成人了理应跟父母住在一起有个照应,这是做人的起码原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轻人愿意同父母住的近,应该是大多数。
住得近,互相都方便。
俗话说,家有一老是个宝。年轻人上班时间很紧,小夫妻有了孩子以后,指望老人照顾孩子是中国的国情。老人可以从中得到天伦之乐,维系了与孙辈浓浓的感情,解决了小夫妻的实际问题,使年轻人腾出时间更好的投入工作。
老人为子女照顾孩子,子女去老人家里的机会就多了很多。老人在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子女可以帮忙及时解决,老人也可以直接受益,免除了找外人或者邻居帮忙的尴尬。
不过。什么事情都有利有弊。住的太近,互相打扰也多。不必要的麻烦免不了。比如父母会自作主张,干扰年轻人的生活,喜欢对子女指手画脚,年轻人如果不肯听从父母的话,父母就会不高兴,无端生出一些矛盾来。如果住的远,父母年龄大了就懒得去子女家,眼不见心不烦。想干扰子女的生活也是不可能滴了。
住的近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互相照顾,互相帮衬。
父母年龄大了,各种毛病免不了。有子女在身边,就为老人提供了一份保障。可以随叫随到,遇到突发情况可以为父母解燃眉之急。如果住得远,或者根本就分别住在两座城市,是没法比的。
如果水是向下流的,那么
父母心疼子女就是天性。
为子女做顿好吃的,用一辈子的拿手手艺为子女张罗一顿好饭菜是做父母最乐意做的事情。看着子女吃饱喝足的满足感,也是促进父母健康的兴奋剂。子女让父母开心的法宝,是常常回家吃饭。
一次去银行办事,等红灯过斑马线时,一位九旬老先生在风中双腿微微颤抖。我说,你跟着我一起过马路吧。老先生感激的不得了。交谈中得知,老先生的子女都在国外,国内就老俩口,且年事已高,身体都有病。出去看病都挺艰难。这次就是去医院拿药的,拄着拐杖想打车,一路上出租车都不肯停下来带他。他只好慢慢走回家...
在想,相对于父母,太优秀的子女也是没有什么用啊!何况父母子女之间住的辣么遥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和婆婆在一个小区同一座楼,但不是一个单元。很方便。父母不舒服的时候,一个电话两分钟就到了,好几次半夜婆婆不舒服,很快就到并送往医院。平时做了什么稀罕吃的,相互送往。老年人和我们口味不一样,平时都自己吃,常常凑在一起吃一顿。挺好的。就是自己的妈妈住的有点远。有20分钟车程。不方便。妈妈年龄大了。需要人照顾。顾了婆婆就顾不了妈妈。计划把妈妈的房子租出去,也住在我们小区,这样方便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的,很多年轻人喜欢和父母住的近一点,其实,这更是很多老年人的想法。
1、解决了相处之中的矛盾。年轻人喜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老年人住在一起,免不了千年难题“婆媳问题”。而且儿媳妇作为一个陌生人,她的加入需要一个磨合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与老人之间相处好了还行,如果彼此之间都不是那种好相处的人,那势必引发家庭矛盾,谁都不得安宁。所以,分开住免了不少麻烦。
2、有利于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可现在年轻人的重担又需要老人来帮衬。如果住的近,那么省去了老人的来回奔波,还有,不是说“距离产生美”嘛,彼此之间有了空间和时间,偶尔见一见,还比较亲呢!而且,年轻人才能更加感受到老人的好。
上一篇:学生补课热退没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