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专家认为不要把民办教育当生意,你认为可能吗?
学校,民办教育,国家专家认为不要把民办教育当生意,你认为可能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专家认为不要把民办教育当生意,你认为可能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民族繁荣、国家强盛的支撑力量,这已是全世界各国的共识。因此,各国都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塑造优秀国民。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官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两条源流。封建王朝时代,帝王们都认识到人才对于其政权的稳固的作用。他们用各种方式拢络人才。西周时期,就有了最早的官办学校。秦汉前后,官家以军功、孝名等标准遴选人才。民间的教育主要以师徒关系传承技艺为主。自隋唐始,科举制度确立并延续千余年,官办学校大兴,中央甚至有国子监、太学这样的高等教育专门机构。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上至宰相、下至州府县等的行政长官大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而飞跃“龙门”的平民举子。
但是,由于中国封建时代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无力兴办更多官学,让所有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教育,于是允许民间办学。那些科举不仕的秀才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受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在乡村创办了无数个私塾、学堂,招收四乡之内有才学、有志向的少年。这些私塾、学堂没有国家经费支持,自收学费,自支发展,这应该就是中国古代民办教育的源头和雏形。由此可见,中国早期民办教育的生源是以平民子弟为主,不以赢利为目的,自觉地维护中央政府提倡的统治理念,自觉传承儒家思想和文化,是平民教育的精英化培养模式。
西方国家早期教育也是民办性质,后来出现了贵族学校,具有明显的“私立”特征,是贵族教育的精英化培养模式。这样的贵族学校,下等人民和劳苦大众的子女根本没有资格也没有经济能力去就学。
转机发生在16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德国国君认识到,要想让自己的国家强大,必须提高全民的素质,让他们接受教育。于是,义务教育在德国诞生。国家拨款建设学校,要求适龄儿童的家长必须送孩子去学校接受一定年限的强制性义务教育。这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就是典型的公办学校。在欧美等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并存,民办教育满足精英教育的需求,公办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世界著名大学中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都是私立学校。
中国在清朝末年,科举取仕的制度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新式学堂、新式学校,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现代学校课程。直到民国末年,中国的教育仍然是官办和民办两个模式。新中国诞生后,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全部是公办学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都由政府财政支出。小学、初中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规模小,多年来一直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学读书的需求。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上学要交学费、杂费,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无力承担,只好辍学。20世纪末、21世纪初,改革开放让国家经济有了长足进步,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也蓬勃发展。义务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高等教育也有了更多优质院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但是,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教育资源仍很不均衡的国家,无法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因此,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近十几年发展方兴未艾。这些民办学校的创办者,个人投资或筹集经费,创办了民办学校,以向学生收取一定学费的方式,提供优质教育。学校的办学经费、教师工资等都来自于学生收费,国家为了发展民办教育,制定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但是,国家并没有为民办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教育质量赢得社会的认可,从而招收更多的优质生源,收取的学费除用于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用于教师工资支付,同时还要用于学校硬件软件的更新,等等。民办教育不是生意,但必须遵守市场化的规律,遵循投入与产出的规律。学校建设、运营、发展必须要有经费支撑,这些经费的来源,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赢得家长认可并交纳学费。而学校又要把这些收费中的绝大部分投入到学校的再发展中去。民办教育不是生意,但不能不赢利。学校创办者把赢利用于学校的发展上,何乐而不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民办教育当成生意并不可怕,把民办教育当成纯粹的生意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这可能也是当下我们中国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多数国家教育都是由公办和民办两大块组成的,也就是由公立和私立两大块组成。特别是在发达的西方发达国家,私立教育一直是顶尖的高端教育的代名词,也就是公立教育承担了普及教育的责任,而私立教育则承担了培养社会精英的责任。像哈佛,耶鲁,伊顿公学等无一不是全球顶尖的私立学校。
一般来说公立教育因为是政府提供资金的,所以必然会受到国家制度的严格管束。而私立学校则是因为自负盈亏,跟商业挂钩,所以相对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也拥有更多独立发展的空间,可以做更深入的探索。而即便是私立的学校,也是由公益和商业两大块组成的,比如像哈佛,耶鲁等,就有大量的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所以优质的教育永远都不是纯粹的商业,而是会把社会责任、情怀、公益、商业等融合在一起的。而中国在私立教育这一块明显的发展严重滞后,所以也制约了中国整体教育水平的大幅提升。国家和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前几年就开放了社会办学,鼓励社会力量介入教育领域。
我们一说到教育只强调理想情怀,而忽略了商业利益在其中起到的助推作用,这本身是一种狭隘片面的观念。只有有机的把公益、商业、情怀、社会责任等融合在一起,才能够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进入教育领域,推动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如果仅仅靠国家投入,必然会严重制约教育的快速发展,从而拉开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上一篇:《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