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一切的自卑和懦弱都来自于家庭“,有道理吗?为什么?
自己的,家庭,自卑“人一切的自卑和懦弱都来自于家庭“,有道理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一切的自卑和懦弱都来自于家庭“,有道理吗?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道理,但不是真理。
任何绝对化的论调我们都需要谨慎的对待。
心理学关于人的发展有很多种理论中,每种理论都有他们的道理,也有他们的不足。自卑作为心理学名词之一,自然也有很多种论述,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性格在早年阶段就已经形成了,所以自卑受到家庭的影响自然是很大的。但是随着个人的成长逐步会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进入更大的环境比如社区,学校,社会等,这时候个体会学习到更多的理念和价值观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但是,要接受哪些理念和价值观是完全有个体自己决定的,虽然这会受到早年信念系统和价值观的影响但是影响力会随着个体经历增加而逐渐减小。
所以一个小孩在没有进入学校学习时表现出自卑懦弱,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种性格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当他进入学校学习,他接触的环境变大了,我们就要结合他所接触的所有环境来分析;当他成年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对周围的人,事,物能够形成自己的态度和判断,他就可以影响自己的人格,而周围的环境和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
所以,“人的一切自卑和懦弱都来自家庭”的论调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真理,请谨慎看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性格决定一个人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来源于家庭,也来源于天性,也有后天的环境和经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关系,但还是每个人的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没道理,应该还是有很大作用的。由于自身条件而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靠自己奋斗改变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其实这只是给自己找的理由和借口吧。
家庭的童年经历,会给人造成内心的自卑懦弱,同时也会有一些人,因为小时候家境的贫寒和经历,让自己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反而变成了未来成就大业的原因。
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因为过去很穷,过去生活很悲惨,所以对人生失去希望。
而有些人正是因为过去过的很穷,过得很悲惨,所以才要靠自己来改变过去的这些现状不要再重蹈覆辙。
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是在给自己找一个理由,要么是找一个奋斗的理由,要么是找一个安逸的理由,要么是找一个颓废的理由。
任何问题都有其合理性,如果一定要把它找到一个合理性的话,那人做任何行为都是合理的,比如说一个人天天不干活就在家呆着,然后呢,你问他为什么你不奋斗,你为什么你不努力?他说人生努力有什么意义,最终大家都是一死了之,努力再多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努力有什么意义呢?你看听起来也很合理呀!
那另外一个人你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努力,这么拼命一直在奋斗,他也说人生短暂啊,就这几十年,最终的结局都是死路一条,那过程中,为什么不让自己活的精彩一点呢?你看他说的也很合理呀!
所以如果你要把自己的不作为,或者说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找到其背后的理由,那可能背后的理由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呢,还是在于自己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与我而言,我觉得人生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
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个过客,就像你到一个景区旅游一样,你最终会离开那个地方,那你来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把所有的风景看一遍,体验一遍,如果天天只是守在家里面天天不作为,那么什么都体验不到。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
同样的两个人到了游乐场的门口,一个人选择就在游乐场门口的长椅上躺着睡觉,你问他为什么不进去玩,他说玩完之后不也要出来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现在就在这儿睡觉得了,另外一个人把里面所有的游乐设施全玩了一遍,晚上出来也躺在那个椅子上睡觉。
这两个人虽然都躺在这个椅子上睡觉,但他们的内心的心境是不一样的。体验过后的回归田园,和从出生到死一直都在那里守护田园,他们的思维境界都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所谓的自卑内向,家庭的经历,这些都是借口和理由。
上一篇:为什么有的人站着也能睡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