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弹窗广告”怎么看?广而告之还是扰民骚民?
广告,弹出,时候你对“弹窗广告”怎么看?广而告之还是扰民骚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对“弹窗广告”怎么看?广而告之还是扰民骚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胜其烦!应严厉打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经常打开电脑浏览网页或登陆手机客户端,最先首选映入眼帘的一个个弹窗,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不管你愿不愿意,乐意不乐意,迎面扑来的是一个个让你恶心透顶的弹窗。
关不掉和无法拒绝的弹窗广告,让人不堪其扰,不胜其烦,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生硬植入,粗暴推送,你又无计可施。正是这样恶劣行径,强行推送的广告页面,再好的产品你也会索然无味,更没有浏览和购买的欲望。面对一次次弹窗广告你会断然拒绝,这是不是有违广告创意者的初衷。当下广告推出的散乱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治理弹窗广告的呼声愈发强烈,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应该重症治理下猛药,将规范化推送,要融入互联网立法范围,还社会一个公德,还用户一个清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弹窗广告,是媒体强加给大众的扰民骚民广告,广大的民众深受一其害,带有强制性质的广告,是违法行为,人大应加强立法管制,不能任由泛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弹窗广告”肆意而为,不仅影响上网者的心情和工作效率,还会带来木马植入、信息诈骗、强制消费等问题。相关部门应明确监管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精准执法
如今,消费者打开电脑网页、登录手机客户端,往往会发现,一些形形色色的“弹窗”扑面而来。这些弹窗有的是信息推广,有的是商业广告,很多时候让人避之不能。
弹窗是一种推广方式。有时候,弹窗广告对人们网上购物、浏览信息有一定帮助,但总体而言,弹窗泛滥就是“扰民”了。当想看的网页被遮挡、想买的商品被隐藏,这种“霸屏”的弹窗,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厌烦。
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实际情况是,不少弹窗都把关闭按钮做得很不显眼,有时用户点击后非但不能关闭广告,反而会进入广告页面,越关越多、越关越烦。这些年,相关部门曾多次针对互联网广告开展整治行动,然而,这些违规的弹窗广告总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广告商家和浏览器平台利益勾结。对他们来说,弹窗推广是实现“共赢”的载体,“弹”在网上就能赚钱。
业内人士透露,多数弹窗都是推广公司与浏览器平台合作,按受众点击量收费并分成,每次点击按0.1元至0.3元的标准收取费用。一些推广公司运营的弹窗,还能实现对目标人群精准推送:你前一天浏览过某个商品或某条信息,第二天打开电脑、手机就能收到与之相关的信息、广告。这种量身定制的弹窗不仅扰民,还可能侵权,存在盗用用户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
“弹窗广告”肆意而为,不仅影响上网者的心情和工作效率,还会带来木马植入、信息诈骗、强制消费等问题。治理弹窗泛滥,监管必不可少。相关部门应明确监管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精准执法,不能让弹窗广告想弹就弹。对恶劣弹窗给用户造成伤害和损失的问题,也应明确具体的主体责任。在这方面,不妨参照治理垃圾短信的措施来加强对弹窗广告的监管:任何实体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弹窗广告;接收者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弹窗广告的,应当停止向其发送。
治理弹窗泛滥,平台责无旁贷。有关平台应珍惜声誉、控制弹窗。对发布违规广告的网络经营者,应与其及时终止合作关系。只有优化行业生态、加强业界自律、形成管理合力,才是治本之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讨厌,非常影响效率,有的时候打字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弹出一则广告,把所有的思路全部打断,等重新再组织语言的时候,已经不在状态,很不喜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赞成这种广告模式。打扰了别人的阅读或观赏体验。让大家无时无刻不处在商业氛围里,导向单一,不利于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发展理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