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们能为保护大自然做些什么?
大自然,人类,都是人们能为保护大自然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要购买过多无用的电子产品,现在所有的电子产品里面都有复杂的机械结构,而里面用到了很多非常重要的稀土元素,这些稀土元素是在地球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的,他们总量是有限的这些东西如果一直使用下去的话,总有一天会被使用完毕,到时候除非去外星球进行挖掘,否则的话,人类在未来将会资源匮乏。现在全世界电子产品数量,有太多的电子产品,根本就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就被废弃而里面的稀有元素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回收,再利用。所以就是纯粹的在浪费。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最好每一步电子产品都尽可能地发挥它的价值。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看法,我认为只要是利于人类长远的发展的事情,就是环保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
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
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态环境道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者。
广大青少年要率先行动、开风气之先,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 珍爱生灵。
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灵。 节约资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不断增长。
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要把保护母亲河行动等活动作为青少年传播生态环境道德的舞台。
发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公益特性,动员青少年宣传生态环境道德,用小手牵动社会这个大手。 树立践行生态环境道德的模范,鼓励青少年监督、抵制违背生态环境道德的行为。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少开车,不浪费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生长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活世上,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总觉得做不完也做不够。关于大自然,我们普通老百姓,只能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并且做好。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更多的人一同参与到保护自然️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国家和政府都对人民群众都推广垃圾分类、禁止乱烧、和雾霾的控制,作为群众的我们要配合政府一起做好以上的事情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德州:十几块一大桶,小区门口都在卖的“山东特产大鹅蛋”,别再买了,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