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宋为什不吸取靖康之难的教训,选择了联蒙灭金?
南宋,蒙古,金国南宋为什不吸取靖康之难的教训,选择了联蒙灭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孟珙这番话打动了史嵩之。之后,史嵩之又说服史弥远做出联蒙灭金的决定。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嵩之最终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孟珙、江海率忠义军2万运粮30万石北上,抵达蔡州城下与蒙军会师。
南宋出兵助粮,固然有“执仇耻”的目的,但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和蒙”,这是符合南宋利益的正确之举,是南宋唯一正确的抉择。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完颜守绪匆忙传位后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亦在乱军中被杀死,金国灭亡。由于宋军表现突出,最后分得了大部分战利品,其中就包括完颜守绪的尸体。在灭亡金国的过程中,南宋收复了寿、泗、宿、毫四州及涟水一军,加上消灭李全所得之海州,共五州、一军、二十县之地,两淮全境收复。京西又得唐、邓、息三州十一县,京东得邳州二县。从这一点来看,南宋在“联蒙灭金”这一事件中还可以算是受益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南宋愿意重蹈北宋与金人达成共同灭辽的“海上之盟”,但金人却在灭辽之后捎带手将北宋也一并灭亡的教训,而是形势迫使南宋不得不联蒙灭金。
之所以这样说,大致有二个原因。
一、蒙古崛起以后横扫亚欧乏敌手,显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与破坏力,凡与蒙古铁骑为敌者皆难逃粉身碎骨之厄运。
南宋与金人本为世仇,其所屈膝事金非其本心,是因为实力不济势力不支而不得不为之。
宋人无一日忘却“靖康之耻”的屈辱,怎奈屡次反噬皆末成功。
金人对南宋的无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久而久之对南宋的鄙视已深入骨髓,金国统治者也因此而狂妄自大。
这就是为何明明面临着蒙古人的巨大压力,金国人也敢主动攻打南宋并与西夏挑起纷争的原因!
然而,金国已经走向没落的事实,毕竟不会因统治阶级的狂妄自大而逆转!
于是,三面树敌的金国人发现自己被动了。为此,金哀宗上台后便主动化解了与西夏的矛盾,并试图与南宋恢复和平,以便集中精力应付蒙古人的攻击。
不过,南宋此时已经发现了金国人的没落与脆弱,又因金国人屡屡背信弃义欺负南宋,因此南宋宁肯冒险与蒙古人联合起来对付金国,也不愿意放弃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
二、即便南宋不愿意联合蒙古灭亡金国也由不得他了。
因为,宋朝的软化是出了名的。自打辽人、金人相继崛起以来,两宋王朝无不是以岁币买和平的方式换取苟且偷安!
对于两宋王朝欺软怕硬的弱点,新近崛起的蒙古人又岂能不知?
这就是蒙古大军欲从南宋借道迂回包围金国,但南宋却因担心蒙古人“假途灭虢”而拒绝,但蒙古军队强行通过而南宋王朝却无可奈何!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即使南宋不与蒙古人联合,也难以置身事外了!
尽管南宋王朝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但在强敌压境的形势下已经没有了第二条路可走。
留给南宋王朝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袖手旁观,坐视蒙古灭金无动于衷,被动地等待不可预知的命运!
另一个是与蒙古联合灭金,化被动为主动,借联合灭金的机会尽力扩展南宋王朝的势力范围,(端平入洛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中原进军,但却没有成功,反而使蒙古有了伐宋的理由),如能与蒙古达成和平妥协最好,倘若不能也能为自己争取回旋空间!
总而言之:在蒙古铁骑横扫一切,周边政权存亡莫测的大趋势下,能够留给南宋王朝选择的机会不多。因此,就算明知联蒙灭金等于饮鸩止渴,也只能抱着侥幸心理与之联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想当初联金灭辽,顺便把北宋灭了。这回联蒙灭金,南宋的日子恐怕也过不了太长,那么南宋为什么要联蒙灭金呢?
说白了这原于金国的“拆东墙补西墙”战略。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金国与蒙古战败失地了,那么要从南宋这边补回来。您瞧瞧,金国哪有一点骨气,蒙古打不过,想拾软柿子捏,这不是树敌吗?
这事还得从“开禧北伐”说起。
公元1206年(这一年成吉思汗也统一了蒙古),南宋从四川、荆襄和江淮三路对金国发起了全面进攻。
结果南宋战败,与金议和:
南宋皇帝称金国皇帝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
这一战,给金国造成了错觉,以为南宋一直是自己的大敌,而对蒙军大意了,造成“后院起火”。
公元1211年,蒙古大军在野狐岭、会河川大败金军,数十万金国精锐部队消失殆尽,从此金国丧失了与蒙军野战的能力。
但是,这时金国的金宣宗又使出了昏招。
迁都开封,放弃了金中都以及北方大片土地。这样,金国的兴国之地没有了,也失去了战略纵深,金国的生存空间压缩在原北宋北方地区,战略空间大大缩水。
随着蒙古向南推进,金国的土地一点点压缩,最后只剩下了河南一隅之地。此时,南宋趁机中断了“岁币”。
这时金国面临亡国的危险。但是在金国内部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主战派战胜了主和派,而他们的想法无非想将蒙古占领的土地,从南宋身上捞回来。
看到这,有意思吧!这可能是欺负人欺负惯了,反正你好欺负,我就欺负你。欺软怕硬,最终让金国吃了大亏。
公元1217年,金国大举进攻南宋荆襄地区。金国作战意图明显,占领荆襄化解南宋对开封的威胁,还可以割裂南宋蜀、两淮战区之间的联系,然后各个击破。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金兵一上来就碰到了硬钉子。负责荆襄战区防务的赵方,利用地理条件,打造了具有战略纵深的立体防御体系。还提拔重用了被誉为13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的军事家——孟珙。
这就使金国处于尴尬状态——进退两难。进攻两次都被南宋打败,而蒙军多路南下,金国很快支持不住了。
危急关头,金国决定与南宋议和,专心打蒙古。
然而,南宋此时腰杆硬了起来,尤其是两战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决定与金国死磕到底。
上一篇:女人绝经有什么症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