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说起孝敬老人,一些人就会想起或是端起一盆洗脚水给老人洗脚,请问这就是孝敬老人吗?
老人,父母,爸爸说起孝敬老人,一些人就会想起或是端起一盆洗脚水给老人洗脚,请问这就是孝敬老人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个时候,无论爸爸让我们哪一个孩子去给姥姥送东西,我们都觉得是很自然的事,从没有任何想法,现在我觉得爸爸真是太孝顺了,因为爸爸是女婿呀,我觉得爸爸做的比儿子都好。而姥姥老了的时侯,病了都是妈妈去护理,妈妈给姥姥洗脸洗头洗脚洗澡,洗衣喂饭,端屎端尿,妈妈从来不说苦累。爸爸妈妈对姥姥的孝心,都是发自内心,由内而外的,没有一丁丁点的形式。
爸妈从来没在语言上告诉我们要如何孝顺,但是他们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孝顺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次做饭,一次洗脚,孝顺是贯穿一生,要用心去完成的。后来妈妈病了,脑血栓不能自理,我们姐妹几个便轮流护理,即便工作再忙,我们都亲自做。我们认为别人待侯的再好也不如自己孩子贴心,因为我们会从她的每一个动作,表情,眼神知道她想干什么,想要什么,别人不会懂,也不会有那么好的耐心,因为脑血栓的病人情绪不稳定,有时会闹,晚上不好好睡觉,晚上陪妈妈睡觉,要拉着妈妈的手,象哄小孩一样,拍着她入睡。妈妈吃饭的时候要人喂,不吃药要哄着吃,会经常莫明其妙地发脾气,现在回想起来,儿女对父母做的再好都远不及父母对子女的好,父母为子女一生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父母恩,一辈子都报答不尽!
所以,当老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竭尽所能,因为这是老人给我们的机会,让我们不留遗憾的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人觉得,孝顺不孝顺不是给别人看的,是默默无闻的,是毫无怨言的,是尽养育之恩的……
一切为了给别人看的表面孝顺形为,其目的就不纯,其心就不净,
感恩是每个人的美德,
而这个感恩的体现就是孝顺,无论任何人,你孝顺的是你自己的父母,你不可能对任何老人都孝顺,
是不是这个理,
所以,
孝顺不是挂在嘴边的,不是叫别人看的,更不是叫别人表扬的,
老人在时,尽量别叫老人生气,凭能力买点好吃的给老人,
老人动不了了,能尽一切能力去照顾,
如果老人不行了,也就是走了,没必要去铺张浪费,什么唱戏打鼓的有什么用,凡是有这类情况的其心相对不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正真的需要是陪伴,而不是给他买多少东西。老人也需要存在感,做儿女的要理解老人的心理,不是给他打盆洗脚水就可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敬老人(主要指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和“陪伴”。
倾听:
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无论你的“官”有多大,无论你的“钱”有多富有。父母总会习惯性地向我们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这些建议没有“错与对”,没有合理与不合理”,作为子女,我们只需要倾听,完全没必要去“争论”,甚至“反驳”。因为他们所站的角度是“父亲和母亲”;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敷衍几句,而是“假装”听取,这样的做法是让父母有一种“成就感”或者说面对儿女的“存在感”,因为他们老了,他们需要这样的“尊重”;
所谓“老小孩儿”,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不妨把父母当作“孩子”一样对待。当然了,对于父母提出的合理正确的建议,我们为什么不采纳呢?
陪伴:
父母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沧桑,社交来往毕竟不会像年轻时那么广泛。日常活动也会逐渐相对固定;
但是他们也想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外界的“新鲜事物”,第一时间自然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子女有所了解。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定的陪伴,多跟他们“唠一唠”;
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是永远都“操”不完的。自然希望我们能时不时与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的近况,仅仅电话沟通似是不能聊的很透彻。这也就需要我们“腾出”时间来,一边陪父母散散步,一边聊一聊近期的生活工作;
父母并不是想“干涉”什么,只是单纯的想要“知晓”。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安全感”。并且这样他们还会有一种像我们小时候每天都会回家一样说说笑笑的感觉。
时间真的很“残酷”,它带走了太多那些父母想要“留住”的关于子女的点点滴滴。他们渴望可以“永远”和子女相伴而行,自然更加珍惜剩下的有限时光。作为子女,回报父母的最好方式当然是一片孝心,而真正的孝心应该是要“懂得”父母的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敬老人照顾老人,应该体现在一些生活细节上,端饭端水吃药洗澡洗脚散步,有时候老人真的不能完成自已洗澡洗脚的事情了。
上一篇:时间管理上都有哪些方法论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