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一天,我不再因为书中的人物或喜或悲,是不是说明我长大了呢?为什么?
书中,人物,自己的有一天,我不再因为书中的人物或喜或悲,是不是说明我长大了呢?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只是一种角色,长大了,你只是既理解了这个作者创造这个角色的意义,又理解了这个角色在书中的独特意义,你懂得跳出来去思考,而不仅限于陷入其中思考,你会更加的懂得现实的实际的意义,从而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并付诸实践的东西,而不再是小时候的感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错了,人之所以高级,就是有七情六欲,如果你毫无情感,这很年龄无关,而是你个人的原因,就好像如果每天你活的很自由,你内心是放松的,不会焦躁不安,如果你每天过得不如意,你事事都烦躁,成长鉴于年龄,更与认知息息相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一本书中的人物或喜或悲,或感同身受,甚至能从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才说明是一本好书,是适合自己的书。看书而喜怒哀乐 与成熟与否无关。何况,心底留些许童真不是更好吗?很多人很多时候想留下,都是留不住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学描写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不在同一个环境,同一个生命体验,难以感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性情中人,初心仍在,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交响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这么认为!
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长大。长大不仅是一个年龄问题,更是一个阅历问题,一个思想觉悟问题。
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年龄的积累,而不经受人世,不在经历中一次次的反省顿悟,那算不得长大。
好了,我们来回答书中人物或悲喜会不会影响一个成人的情绪呢?首先我引用两个词来回答,一个是感同身受,一个是共鸣!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其文字中所提及的人物、故事情节,所表达的道理和思想,其实大多来源于生活,并予以提炼升华的。也就是说,很多文学作品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反映人生的。
而一个久经磨炼,极富阅历的成人往往很容易在书中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过往的影子的,而且不经意间引人入胜,与书中所写产生共鸣。压于心底的陈年往事会油然升起,触动心弦,不由得影响到情绪起伏!
所以我认为,不管人到多大年龄并非冷漠的如同行尸走兽。人作为一个思想和思维高度发达且敏感的动物,只要触动其心中的那根弦,不管他多么冷漠、多么矜持,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即是成长也是看淡了,成长的过程把所有喜怒哀乐都磨平了渐渐的自己没有那份心情,忘了最初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观点,说明你这段时间看淡了一些事情,过一段时间可能还会有情绪波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明我们变老了。人老了就不爱琢磨事了,剩下的是长长的回忆。
上一篇:网上传北控教练马布里因成绩惨淡要下课,真的吗,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