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的老人如何自己养老?
农民,农村,老人农村的老人如何自己养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养老存在着一个比较实质性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年青人耀眼世界,鸟儿长大要飞翔,有自己的事业,而老年人独守空房,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故土难离。
养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社会己经趋于老龄化,再加上八九十年代计划生育抓的比较严,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如果说,养儿防老,那儿女可以说几座大山压在头上,连喘气的机会都不会有,这样更是雪上加霜,如今高消费时代,养儿防老己经不现实了。
社会面面观,过去父母养儿女七八个,面临着苦难的煎熬,而时代变迁,如今儿女要养多少位老人,这也不太现实,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就是儿女有这个孝心,老人也余心不忍啊。如果说儿女不要父母操心劳碌,费神担心也就烧高香了,谢天谢地了。
养老到底靠什么呢?钱还是大力功,平时忙于儿女,很少顾及自己的后顾之忧,真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到老了无比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国家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虽说杯水车薪,但到时也可解燃眉之急啊。
如今农村养老保险势在必行,国家有很多优惠政策,以前没有参保的,可以一次性补交十五年,档次根据家庭情况而定,低额为每年五百元,也有一千,一千五,两千,两千五,三千不等,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到六十岁可以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农村养老的方式有那些?
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几大类。居家型,居所型,自由型,支配型。
居家型。
居家型,就是以家庭为中心,夫妻双方健在者,反正有房子有地,风不透雨不漏,只要身体硬朗,一切还能自理。在家什么事不成问题,自食其力我看还行,相互照应,相互陪伴。儿女有他们的家庭事业,有时间回来看看,没有空随便,反落得个清闲自在。钱也不需太丰富,将究就行。一日三餐饿了就吃,反正不讲究这些。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想多了也没有用?享受每一天快乐时光。
居所型
国家政府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非常重视。老年居所在农村如雨后春笋一样,到处都是新气象,新风貌。虽然说养老院在农村还不能受大多数人待见,无儿无女,五保户才进养老院。养老院在大多数人眼中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儿女的面子比起父母的生命来得重要。
不过,如今老年居所是一个新生事物,儿女有自己的工作事业,那能鞍前马后。中国不是有这样一句古话:“久病床前无孝子\"。理解为上策,难得糊涂。也让儿女安心工作,住那反正都是一样,一切顺与自然。
自由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快乐生活,自由自在。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不受人控制,就是另一伴离去了,自己还是无忧无虑,不受束缚,家里住住,外面逛逛,儿女家待待。四海为家,家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只管今世今,除非鼻子没风,快乐也就停止。
支配型
说家底全让儿子掏光了,生活免强维持,再加上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太好,老小老小,只要生活过得去就行,养老机构也好,就是儿女接回家也好,他们有这个孝心就行,随子女左右,过一天算一天。不去想,想也没用。
朋友们,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村养老定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走到山前必有路,关键在于做好自身,人们常说,水滴石穿,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还是每年少消费一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来无后顾之忧。不问你用何种方式来养老,都离不开钱字开路,幸福也许就在你脚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到农村看一看,除了几个年轻人,大多数都是60-70岁以上的老人,这样的老人怎么办?只能自食其力,别无选择。
有不少人会说了,那他们的子女是干啥吃的,为什么不照顾老人?大家想一想,现在是高消费的年代,他们的子女也有子女,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女读书买房耗尽了自己的一切,哪有精力去照顾老人,没办法,老人为了不给自己的子女增加负担,只能自食其力。
不少人呼吁给这些高龄老农民发退休金,但是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说这些人应通过交社保获取养老金,大家想想,这些老年人怎样交保险,应该怎样交?有不少人认为给农民发放养老金是错误的,其实给年龄大的老农民发放养老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这些老农民对国家是有贡献的,他们出过战勤工,给国家交过公粮,也给国家纳过不少税,因为他们在最困难的年代把自己的青春无私的奉献给了人民,他们现在老了,国家富裕了,难道他们就不能分享一下国家的红利吗?
给老龄农民发放养老金,没说给全体农民发养老金,以后农村的后代种地的越来越少了,将来的农村会全部实现现代化,再也不会像过去的农民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到那时,想当农民是有条件的,不是谁想当就能当上的,那时的农民是智慧型的,不像现在人们认为的农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了。
给老农民发放养老金,让那些弯腰驼背的老农民晚年幸福,让他们高高兴兴的安享晚年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出农民老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无非就是说农民没有养老金。
以前的农村生活水平低,农民同样要一个个老去,但是,很少见到农村老人活活饿死的,只不过是说,当时农村缺医少药,老年人有病不能及时就医,有的靠自身抵抗力熬过来,有的被疾病折磨离世。
自农村改革发展四十几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得到改善。已经进入老年期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年龄都还是三十岁左右,正处在年富力强阶段。可以说,这批老年人赶上了农村发展的好时期。改革开放后,农民自主种植,自主支配时间,不再受生产队的约束,可以耕田种地,可以多种经营,可以外出务工务副业,多条渠道获取经济收入,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加上农村人勤劳节俭,既使到了老年期,只要身体尚好,仍然不会坐到屋檐下晒太阳。在农村见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背驼得像只骆驼,还在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的儿子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年人。问他这年龄就别干活,劳累一辈子享福,他说:“做惯了坐不住,如果成天坐着,也许活不到现在。”
上一篇:请问一下何为帅哥美女们,你们分过手吗?你们的分手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