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创作要求既有古帖风貌,又要有现代作品气息,对吗?
书法,传统,作品书法创作要求既有古帖风貌,又要有现代作品气息,对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法创作要求既有古帖风貌,又要有现代作品气息,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书法创作应该是長期临帖后,对某一字体有深刻记忆,包括字型,笔法,章法上有了一些积累才会去创作,作品一般是参展,或送人,或自已给自已测评。作品一般是让人鉴赏的,观众看后就知道你临过谁的帖,你的作品就有古意。如果你的作品里的每个和所临碑帖一模一样,不加自已的任何风格,这就是所谓的集字作品,这种效果一般电脑可以制作出来。但如果你创作随心所欲,任意发挥,无法可依,那你的作品最好你自已欣赏!书法书法,那是有法度的艺术,书法包括笔法,结构,章法。所以我们临帖一定要取法古人,取法上乎!学古而不泥古,就是说学古人一些法度,但不要照抄,一定要参入自已的一些元素,对碑,帖的一些感知,感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这种说法对,但不全面。我认为:一幅书法作品,如果看不出古碑帖的影子,即看不出有传统笔法和结构,那就是没有传承,没有根,这样的作品只能叫瞎写或鬼画桃符作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作品,充其量算书写。创新,是要在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上的创新,不是没有根的创新,不是瞎创新,是要有规范有规矩的创新。传统跟创新要很好地结合起来,辩证地结合起来,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若是,这样的书法既有传统风貌,又与时代结合,这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是对的。
1.临帖打好基础,古为今用。2.书法创作要有创新,要有新意,所以就要有现代气息。
本着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两点必须具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创作如离开古帖便难寻出处,没有现代气息体现不出书法艺术的进步,因此二者必须兼顾。书法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是汉字书写的升华,是中国人认可的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书法发展数千年来一直在继承中发展着,成名的碑帖不少,各有千秋。谈到书法创作,首先要弄清什么叫创作,至少可以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古人在创作中也大都保留了帖子里字体好的元素再加上自已新的理解,形成个性字体并被大家认可。这是固定的好方法。古为今用,兼而得之,这是书法发展的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一观点说法无疑是对的。一件书作如果没有古帖风貌,那就看不到传统根基和古法传承,充其量属于自由书写。一件书作如果没有现代气息,那就看不到创造新意和个性特点,充其量就是字匠或书奴。
书法的学习和创作的正确路子,应该是坚持临摩打牢根基,同时加强学识及各方面修为,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这个过程不可能一促而蹴,不能急干求成。欲成正果取得大成就,需要坚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古往今来,许多书法圣贤名流大师,无一不是坚持终生穷其一世才功成名就名垂青史的。
学习书法必须临帖。临摹是为了学习掌握汉字的结构笔法、书写规范、章法布局、相关法度。临摹是学习古人取法乎上的垂练过程,属于继承传统范畴。临摹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它还是创作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书法创作必须出帖。出帖就是说学古而不泥古,书法创作一定要有创新意识,一定要有自己个性元素,一定要有时代气息。临帖不出帖,临得再多也难超古人,摹得再像也是书奴。
何绍基曰“真我自立”,苦董其昌说“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沈延毅有诗句曰“书中贵有我”。都是说临摹贵在取其意效其神,不但要钻进去学深学透,而且还要走出来能创作出新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创作古风是法度,表现时代的个特性是要求,两者能够巧妙的融合,才是一件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书法作品。
上一篇:庄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