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讨论话题,谁知道今年黑龙江农户的水稻为什么卖不动?
水稻,黑龙江,价格讨论话题,谁知道今年黑龙江农户的水稻为什么卖不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今年黑龙江水稻不好卖,双11、双12和年节因素,是不可忽略的关键点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粮油帮。今年黑龙江的水稻,出现了短时间的销售不畅。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业内外人士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包括产品的因素、价格的因素、农户惜售的因素等,我认为是电商平台的购物节和春节因素,对水稻销售的抑制会更大一些。
电商双11和双12购物节,成为消费者年底购物的重要方式:
1、2019年双十一销售总量:全网销售总额为4101亿元,同比增长30.5%,天猫占比65.5%京东占比17.2%,拼多多和苏宁易购分别以6.1%、4.9%紧随其后。如此大的金额和增长率,足以表明电商购物已经拥有了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线上销售已经成为主流的消费渠道。
2、2019年双十一粮油销量:双11当天全网销售额15.3亿元,占总销售额的0.4%,销售表现非常亮眼,粮油消费的目标群体年龄18-34岁占63%,女性消费占比为70%。广东和江浙一带,为粮油消费的主力。
3、2019年双十一大米销售:前三名的大米品牌是:十月稻田、福临门和金龙鱼,主销的价格为55-62之间。来自沈阳的大米品牌十月稻田全天总销售额为6000万元,总销量27万袋大米,同比增长56%。
4、2019年双十二销售预测:如果说双十一是消费者的狂欢,那么双十二就是单位团购的节日。春节前,单位都有给员工发福利的需求,小型团购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然后直接送到员工家里。特别是送到员工老家,减轻了员工回家的负担,这种方式成为员工最欢迎的团购方式。
5、大米零售的主流价格带:从双十一的大米销量来看,主要集中在55-62元,售价过高的品类在电商平台并不占据优势,但价格过低的产品,销量也并不是很大。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这个价格带,看看自己的产品是不是有所偏离。
新米上市的时间节点不同,造成的销售结果不同:
1、南方大米上市时间:我国南方的两季稻,新米分别在8月份和11月上市,正好可以覆盖电商的双11、双12和春节销售,时间节点有利于东北大米。
2、东北大米上市时间:一年只产一季的东北大米,10月下旬才开始陆续收割,而黑龙江的大米会比吉林和辽宁大米再晚半个多月时间。由于电商双十一的影响,线上线下的集中备货周期从10月初就开始了,东北大米在这个时间节点完全没有优势。十一月下旬才能上市的五常稻花香等大米品种,就连双十二也完美错过,这两个节日会损失较多的销量,特别对于新米来讲。
3、新米因素影响销量:由于大米的新陈,在外观、香味和营养上的区别十分明显。销售平台对大米的时间把控非常严格,10月之前一定要把陈米去化完,并不再大批量进陈米。10月开始,就要全部转入销售当年新米,这个销售节点对于东北大米的销售是不太有利的。
4、黑龙江大米自身因素:今年的天气因素影响,雨水较多,虽然对大米品质没有太多影响,但对于上市时间的延后比较严重。再加上五常稻花香等高品质品种,要求人工收割,又会退后上市时间,这个对整个新米的上市销售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春节期间的销售,会对粮油全年销量有多大影响?
1、春节的销量:春节期间,因为春节团购、春节过年、春节送礼等诸多因素影响,是粮油产品一年中最重要的销售档期,必须要抓住。通常来讲,春节期间的销售量会占到全年的25-30%,如果抓不住春节档,基本上全年的销量是完成不了的。
2、春节运力影响:东北地区冬天天气寒冷,且火车车皮很难申请,所以会造成对外运输的困难,如果不能在12月内把大米发出来,进入1月份再发运的困难和费用就很高了。
3、今年春节提前:今年除夕是1月24日,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时间,所以整个的销售节奏都会往前赶。12月份各个厂家和终端都要把货备到位,然后抢1月份和春节的销量。如果按照这个时间倒退,黑龙江大米最好的发货周期也就15-25天吧,再晚了,今年春节的销售肯定就赶不上了。
总结一下:我们通常都会从供应方面去思考销售的问题,但是出现销售滞缓的问题,一定是因为销售端的问题。就今年的情况来看,黑龙江大米出在了供货时间较晚的问题上。双十一没赶上是大米没有成熟,但双十二和春节再赶不上,那就给明年的销售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包袱。
对于销售而言,产品品质优秀是一个好的条件,同时销售节点的控制也非常关键,能够抢占先机就一定不要拖延时间。如果机器收割能否提高效率,对大米品质没有影响,那为什么一定要人工收割呢?建立品牌需要故事,但销售效率是第一位的,抢占市场先机是第一位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关于粮油方面的其他问题,请关注或者私信 @粮油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讨论话题,谁知道今年黑龙江农户的水稻为什么卖不动?
谢邀。众所周知,黑龙江是粮食大省,目前总量排名各省第一,其中粳稻的产量也是全国第一。因为受低温等不利天气影响,今年黑龙江东部等水稻主产区的产量和品质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表现为单产下降、出米率下降等。随着新稻的上市,在大米市场走货不好、下游需求偏弱等影响下,新稻价格表现偏弱,市场购销也不活跃,收购形势比较复杂。
根据市场了解的价格情况,截至12月初,黑龙江的新稻谷折合标准水后主流收购价,哈尔滨的木兰、双城在1.5元/斤左右,宾县、依兰在1.30元/斤,虎林农场1.32元,鸡西地区多在1.35元/斤,佳木斯地区在1.31-1.32元/斤,绥化地区1.31-1.34元。根据这个价格水平,折算到农民手中的价格,会再低一些。近日来随着稻谷上市量的增加,黑龙江地区普通粳稻价格走弱,启动托市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回到题主的问题,今年黑龙江新稻谷上市后,为什么会有卖不动的情况,其实不仅仅是稻谷,玉米、大豆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新产的圆粒水稻质量总体偏差一些,市场化收购对价格提供的支撑或带动作用很有限。尽管省级储备收购已经启动,但也仅是带动了一些购销活跃度,因为库点、收购量等相对较少,难以有效缓解基层的售粮压力。
综上所述,后期来看,随着黑龙江已经公布了第二批2019年托市收购稻谷的库点,再加上春节临近,基层农民售粮心态逐渐增强,粮小咖认为普通稻谷的价格或将会回落到托市收购底价,即国标三等1.30元/斤以下,黑龙江启动2019年产中晚稻托市收购执行预案的日期很可能也不远了。
上一篇:假如没有手机了,我们会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