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更好的克服或者根治“拖拉症”?
拖拉,事情,习惯如何更好的克服或者根治“拖拉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更好的克服或者根治“拖拉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拖拉症的坏习惯不好哦,有这拖拉的坏毛病都不是一、二天形成的,多数是常年形成的习惯,一下子改掉是很难了,不过可以慢慢的调整,把要做的事情做个规划,做个日程表,养成做计划的好习惯。
你如果有事情要办的话,早晚都要办,不如早办完更踏实些。
拖拉症是人的致命弱点,这个坏习惯如果不及时调整下,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的。
太懒了
慢性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问题,拖拉症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拖拉实际上是执行力下降或缺乏的典型标志。
人们往往在意志消沉、丧失目标、失去信心、逃避责任、连遇挫折或享受安逸等情况下会表现出明显的拖延症状。
鉴于此,克服拖延症的核心要点可以是以下几点:确立积极上进的人生目标;坚持走下去并结合持续的总结和修正;深刻了解圆满完成目标所必然会经历的挫折和困难,并不断坚定争取成功的信念。
从具体方面来讲,面对需要做并有条件做的事时就马上动手做掉,切勿养成“等一等”的习惯。 要善于思考,做好基本的事前规划,力求高效做事以免连续受挫后丧失信心。 同时要十分明确只有着手做事了,才能真正明白事情的本质和细节,才能找到合理的处理方式和进行持续的修正。要知道,空想不做或幻想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方法才开始做事会将你拖入无穷无尽的“拖延”深渊。
今天就讲这些,与大家共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通过学习,不断改造思想。第二,要学习古人优秀品德,逐渐实现克己有恒。比如天天写日记,如古人一样数十年不断,如果坚持一年后必然见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是笑了。正好,我家也有为拖拉症患者,出个门,得提前仨小时跟人家说,还得不断地催促人家,那还得不高兴咯。怎么办?至今为止,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是我找到了病因。
其实很简单,为什么拖拉?是因为她认为,她手里玩的手机,比其它事情重要,她认为化妆三个小时是必须的,她认为她的出门时间还没有到,所以她就拖拉了。有没有不拖拉的时候?当然也有,那就是承诺陪她逛街的时候,那家伙,一个劲的催你,快点啊,都晚了。为什么这样?因为她认为,逛街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这是女人的拖拉症。
男人的拖拉症也一样,只不过多了一条懒惰,其实拖拉症都有懒惰的成分,只是很多时候,女人在某些方面,比男人更兴奋而已。比方说逛街,比方说玩,女人就比男人积极。
所以克服拖拉症,有点难,根治就更别提了,人,生来就是懒惰的,除非每天遇到的,都是他(她)感兴趣的事情,也许还好点,但怎么可能任何事情都感兴趣呢?有几人找到的工作是感兴趣的?说到这里,客服拖拉症的方法也出现了,那就是培养兴趣,培养自己对任何事情的兴趣,比方说工作,尽量让自己对他感兴趣,也许就会好很多啊。
克服拖拉症,试试培养兴趣吧。再次感谢邀请,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使用框架(structure)来养成稳定的习惯
孩子从一出生就受益于有框架的生活模式。比如新生儿,母亲应该每三个小时就授乳一次;在他睡觉前建立某个固定的模式(routine),例如睡前用温水洗澡作为前奏,读书或哼歌给他听,然后去睡觉。在固定时间段给宝宝喂奶会刺激宝宝的脑神经在定点的时候产生饥饿感。比起妈妈不按时间喂奶,固定时间喂奶可以刺激宝宝喝更多的奶以及拥有更长的睡眠时间。同样,睡前建立的固定模式也会令孩子有所裨益。一旦这个规律建立起来,每次只要父母开始给宝宝进行睡眠前的前奏,宝宝就意识到:“睡觉的时间快到了”,身体的器官就会配合地减慢和体温降低,进入睡眠的状态。建立routine,有利于新生儿把在妈妈肚子里时日夜颠倒的作息调整过来。
对于三四岁以下的幼儿,父母并不需要把有规律的生活模式(routine)用可视的方式写或画下来。但是建立routine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五岁以上的儿童。建立routine可以让孩子预测到每天会发生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做,给予孩子很多的安全感。大人其实也同样依赖routine。在同一岗位上班,你能预知每天大概会有什么事情要做会令你感觉舒服自在。如果突然换了一个岗位,或者跳槽到了一个新公司,又或者移居到一个新的城市,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会有可能发生,就会产生一种压力,让你揣揣不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