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有些农村地里不种农作物,却栽树,这是为何啊?
农民,土地,农村为什么现在有些农村地里不种农作物,却栽树,这是为何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庄稼地里不种粮食、却种上树这是什么原因、谈点个人亲身感受: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我国农村大地、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极大的鼓午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成倍增长、解块了农民吃饱肚子的问题。但是、年复一年、由于粮价低、农民缺钱用、加上农民看病、读书、送人情、等各种开支、就是把粮食卖光了也不够开支。那时家里有剩余劳力的就外出务工、他们把钱拿回来修房子、买家电日子好过。很多务工人员还有剩余的钱存银行。于是就兴起了一股外出打工潮、这股潮流越来越大、加上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不愿回农村、很多人在城里买房、结婚生子定居了下来。就是没买房子的也租房过日子、觉得总比农村强、于是农村大片的土地就无人种粮了。有的种上了果树、有的土地就荒废了长了野树杂草。随着中央对农村的政策、土地流转、合作社、大型种粮户的出现、农村正出现深化改革的局面。但是客观上农村现在是人少地多、荒废了不少士地、年青人不愿再回农村、有的地方成了空心村。但我们一定要相信中央对农村的政策、在不久的时间、农村一定会出现新局面。有知识有文化的有志青年会到农村去投入新农村建设。到时候农村还是大有作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农民不愿意种地打粮而选择在地里培载树木最重要的原因是裁树比种粮省事,也比种粮能挣钱,再一个如果土地被征用,栽培树苗得到的补偿也远远高于“青苗费”的补偿。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有这种生计在农村也往往是头脑比较灵光具有一定勇气的农民超前的一种行为,带有赌一把的心理因素。这样做的结局不是输就是赢,输就输个精光,好几年的辛苦和投入最后当柴烧了,然后再另起炉灶,赢就赢个锅满钵满,一朝翻身,从此过上好日子。但总体上来讲,现在“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化运动,需求大量的树苗进行绿植,在土地上培植各种树苗多半是稳赚不赔的,地确是一个值得采纳的好项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住“粮袋子”,在优质良田中是不允许这种行为存在的,只可以在低产地里进行运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这边南方广东的一个小山村,最近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农民田里不再种庄稼,大量的农田被掉荒,出现这些情况也是实属无奈,有一部分,甚至直接在田里面种上了树木。
今天我收到这个问题提问时,我走访了一下身边的农民朋友,问了一下他们的实际情况,据他们所说,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家里没有年轻的劳动力,有劳动力的年轻人,最近几年一直都外出打工,家里剩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小孩。其实他们看到田地荒废也怪可适的,想种些粮食,但又确实没有劳动力,所以只好在自家农田上种上一些树木,以至于不被荒废。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粮食价格确实太低,农民辛辛苦苦在家种粮,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有劳动力的年轻倒不如直接上城里打工去,一个月的工资就够买一年的粮食了。
这两年国家相关政策尽量多补贴农民兄弟,同样也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所以小农民相信,目前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不久的将来,国内的小农村同样会田园牧歌,美不胜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搞清楚地里种农作物与栽树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农村土地有相当多的土地,因城镇化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动,出现了荒地的情况,加上农村劳动强的大都出村打工,农村种地的人大多是老弱病残者,种田的人就少了。
其实,农村土地种农作物与栽树并不矛盾。土地里如果栽的是经济林或者是果树,这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价值,解决了土地荒芜问题,而且保护了生态,绿化了环境。当然,如果为了什么粮经比,硬性把好田好土用来栽树,这样做就不合适宜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肯定的说,这种情况有,但是,能做出这种事的基本都是投机取巧的人!
其次,现在基本上没有了,这种事情都是200几年初期!
三,那时候国家有退耕还林政策,有退耕还林补贴,但是要求是在25度坡以上的山地,那时候种地收入都没有政府补贴多,所以各地领导有的为了政绩,有的为了金钱,带头大搞退耕还林,套取国家补贴!
四,一般普通的老百姓是不能这样做的,也不敢这样做!
以上纯属个人经历过的,如有不同观点请来评论区评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