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嵇康为什么要跟山涛绝交?
司马,名士,竹林嵇康为什么要跟山涛绝交?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嵇康为什么要跟山涛绝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魏末晋初七名士,常聚竹林人称贤。
山涛稳重年最长,嵇康貌美行如仙。
阮籍向秀随其后,刘伶王戎与阮咸。
七人崇尚老庄学,竹林畅饮共谈玄。
今日不把别人表,单说嵇康山涛缘。
嵇康风姿特美秀,身材颀长俊容颜。
肃肃犹如松下风,醉似将倾一玉山。
樵夫晚归偶遇之,惊为天人下尘凡。
倒头便拜口中念,误入此间扰神仙。
嵇康非是绣花枕,才华横溢誉满天。
幼年聪颖览群书,弹琴吟诗服内丹。
一心只好道家学,愿做隐士不为官。
路人皆知司马昭,篡位野心要谋权。
拉拢亲戚山涛至,再笼名士竹林贤。
山涛自认交情深,谁知嵇康却变脸。
写下著名绝交书,得罪司马大集团。
钟会慕名来拜访,只是打铁柳荫前。
钟会司马两得罪,诽谤嵇康要谋反。
当即逮捕下大狱,决定斩首石桥南。
临行嵇康神色坦,当即演奏广陵散。
在场人士泪湿衣,至此失传广陵散。
嵇康临死念儿女,交于山涛山巨源。
山涛为人最稳重,重情重义人称赞。
虽然前有绝交书,其实心中两牵连。
尽心照顾与教导,嵇绍不孤至今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陈书良教授所著的《六朝人物》中对嵇康与山涛绝交的真正原因进行如下解读:
继正始名士后,则有竹林名士,世称“竹林七贤”,即以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为代表的一派名士。
嵇康
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是曹氏的女婿,做过中散大夫。他身高七尺八寸,仪表非常,工书画,善抚琴,虽家世习儒,却醉心老庄,蔑视礼法,非议周孔。终因言论放荡罪而下狱遇害。
山涛
字巨源,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人。他性好老庄,与嵇康、阮籍相交甚深。由于他兼具名士声望和从政能力,仕途顺达,位至三公。他和司马懿的妻子有中表之亲,虽很受司马氏的信任,但又不失为一正派人物。后来做到吏部尚书,对所举荐的人物“各为题目”(分别做出品评),再为上奏。他的评语精彩中肯,时称“山公启事”。他的生活以节俭著称。后来谢安曾以此为题问大家:以前晋武帝每次赏赐东西给山涛,量总是很少。这是为什么呢?谢玄回答得很妙:“这应是由于受赐的人要求不多,才使得赏赐的人不觉得给少了。”山涛能够全身以终,就是得益于小心谨慎。
曹魏王朝末期,统治阶级内部由尖锐的争夺权力的斗争,演绎成恐怖性的大屠杀。魏明帝曹叡死时年仅三十五岁,承继帝位的曹芳年仅八岁,于是不得不将政权委托给曹爽和司马懿共同掌管。曹爽是曹魏的宗室,而司马懿是干练于军事的重臣,二人间即展开明争暗斗。嘉平元年(249),司马懿终于以阴谋狡诈战胜曹爽,把曹爽兄弟和其统治集团的诸名士何晏、丁谧、李胜、毕轨、桓范等诛灭三族。造就名士辉煌的第一个峥嵘绚烂的清谈高峰转眼间成为了历史陈迹。后来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继续掌权。在曹爽事件中幸免于难的夏侯玄从此“不交人事,不畜笔研”(《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尽量避免触犯司马氏,但司马师心狠手辣,于正元元年(254)又诛灭了在政治上和他对立的名士夏侯玄、李丰、许允等。这一系列的事件造成了名士的厄运,时有“名士减半”之叹。司马氏一方面大肆屠杀在政治上异己的名士,另一方面又高祭名教来作为其政治号召。对此,竹林名士极力发挥道家崇尚自然的学说,以抗击司马氏集团所提倡的虚伪的名教。同时,在政治上各以不同的方式拒绝与司马氏合作(当然,这种抵抗并不是企图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制度)。
所谓“各以不同的方式”,主要根源于七贤的性格差异。嵇康在竹林贤士中最富于儒者之刚。他本来就与曹魏有姻亲关系,在感情上偏向魏室,对司马氏集团疾恶如仇,断然不与之合作。他在许多论文中,以精炼名理的精神,阐发自然的意义,从理论上对虚伪名教以致命摧击。他在《难自然好学论》中十分大胆地说,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停放灵柩的房屋,背诵诗文的话语像鬼叫的声音,“六经”圣典是一些荒薉之物,仁义道德臭不可闻。读经念书会使人变成歪斜眼,学习揖让之礼会使人变成驼背,穿上礼服会使人腿肚子抽筋,议论礼仪典章会使人长蛀牙,所以应该把这一切统统扔掉。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更是公开地宣告和司马氏政权决裂。时任选曹郎的好友山涛调任散骑常侍,想把自己腾出来的官缺给嵇康,试图以此缓和嵇康与司马氏集团的关系,但与邪恶势力水火不相容的嵇康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把禄位看作腐臭的死鼠,借以表示与当时政权的对立的态度。他以放任自然的情调,数举“七不堪”,对照地描绘出官场生活之龌龊而不可忍耐,这实际上是对司马氏政权的嘲讽奚落。他所谓“二不可”,则是公开承认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对司马氏政权进行无情的正面攻击。本来,嵇康并不是要为这样一桩小事便大张旗鼓地宣称与好友决绝,他是要借此表明自己的志趣和政治见解,刚烈地宣示与司马氏政权对立的立场,而且用对好友的恶骂来为好友“撇清”,使之不至于受自己连累。
后来嵇康临刑时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山涛,留言:“巨源在,汝不孤矣。”可见对山涛的人品还是肯定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