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是什么原因?
农村,俗语,就会农村俗语:“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俗语:“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是什么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此话听来似对非对,凡事无绝对,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物是以稀为贵的,物在本乡,必多,多而不贵,物离开本产到外地,外地没有,就少就稀就显贵了。如果处地也产此物,此物优于那物,这物离乡就显得不贵而更贱了。物离乡贵单从一面看是对,从另一面看就不一定是对的。
人离乡贱的道理与物离乡贵几乎同样的。这话另一种意思就是:物在乡贱,人在乡贵。物在乡多而贱是有理的,人在乡贵就未必有理。这物与人,不可什么都可类比,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人的贵贱并非以离乡不离乡这一点来作衡量标准的。实质上,许多人是离乡才贵,不离乡才贱的。在乡有依赖,有照顾,而不知努力拼搏进取,所以贱而不贵;离乡后,人生地疏,无依赖,无照顾,全凭自己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拼命一搏了。置之死地而后生,拼命一搏而后贵,这是常有的事,所以,这人与物一样,常常是离乡贵,在乡贱。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各说各有理,不一而足的。许多现象是:物离乡贵,人也要离乡才易贵,并非人离乡就贱,不离乡才贱,我的阅历,我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农村俗语:\"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是什么原因?
物离乡贵,一种东西在本乡家家都有,随处可产,不稀罕,人们拿它并不重视,可拿到别处缺少的地方,需要它们人多,它的身价就大增,这就是\"物离乡贵″。
比如波萝香蕉,在南方盛产,南方人拿它们可能就像萝卜白菜一样,并不稀罕,
可把它们运到北方,北方不产,它仙的身价就会大涨,卖得很贵,比产地要贵出多少倍,
同样,北方的苹果,北方人并不稀罕,可拿到南方就能卖大钱,中国稀罕中东的石油,中东稀罕中国的祥和。这就是\"物离乡贵″。
人离乡贱,一个人在自己村里很知名,德高望重,人们很尊敬他,可他离家百里,那里的人们就谁都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就和平常路人一样,并不引起人们注意,在自己家乡荣耀到外地荡然天存,这就是\"人离乡贱″。
一个人在村里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出去百里你再逞个强试试,让人打不扁你,这是家门口上的能耐,离乡狗屁不是,这就是\"人离乡贱″。
人要做到广结善缘,广交朋友,多做善事,美名远扬,身在四海,人们也会记起你的鼎鼎大名,做到这样,也可以是\"人离乡贵″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农村俗语:“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是什么原因?
一是物离乡贵的原因。我们中国地大物博,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农产品,然而这些产品在当地脚踩遍地,本地人并不太稀罕,或许不值几个钱,但经过加工包装,到了外地就成了稀罕物。
例如南方的许多水果,经包装运输到北方之后,非常受欢迎,价格比当地也是倍增。就像我们到外地旅游一样,总要带回一些地方特产送给亲戚和朋友,因为在我们眼里这些东西比较新鲜,所以就格外重视了。
二是人离乡贱的原因。农村有句老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①人在家乡,街邻街坊,亲朋好友,不论有了什么问题,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大家都会热心的提供帮助。既使是到了别的村,临时出现难题,就是素不相识,三里五村的谁还没不方便的时候,再说了,相互一介绍,马上就会找到共同熟悉的人,虽来小去,举手之劳,都愿帮忙。
②出门在外就不同了,举目无亲,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很难有人愿意帮忙,再说了,事情好办,口难开,在陌生人面前,更是求人之事口难张。可是,身在异他乡,处处都需要别人帮助,所以,人离乡不可能像在家一样方便,许多事都要求人,常言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只要有所求,必然要礼下于人,这不就是贱吗?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阅读,欢迎关注点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稀为贵,无人荒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物离乡贵,人离乡贱“的说法,为什么会这么说?
一,物离乡贵
不同的地方出不同的土特产,在本地因为经常见到,不受人待见和不被人重视,特别是春天生长在田间地头的野菜。到了城市里摇身一变,成了纯天然的无公害,被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在农村里实在多的要命,它就是一颗草而已。
我认为这种\"物离乡贵\"的心理作用恰恰是给农村的产品带来无限商机,细心人会发现农村有待开发的好东西还真不少。城市里的人都青睐农村的原生态土特产等等,很多人都为之感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