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何华武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铁路,高速铁路,时速何华武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何华武,四川省资阳市人,1955年8月出生,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82年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铁道部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铁路工程技术工作,主持了几十项铁路枢纽、铁路干线的勘察设计、咨询评估、技术决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了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工程;组织了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及系统集成总体优化,为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何华武 - 简介
何华武,男,汉族,1955年8月23日出生,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人,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注册咨询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铁道部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现任铁道部总工程师、铁道部技术委员会主任、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总设计师、客运专线系统集成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铁道学会理事会理事、RER?Railways Technical Revlew顾问等职。论著有《铁路工程技术论集》.
何华武 - 经历
何华武长期从事铁路工程技术工程技术工作,先后任西南交通大学助教,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专册、总体,铁道部建发管理司工程设计审查总体,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副处长、主任助理、副主任、副院长。2003年任铁道部副总工程师,2004年任总工程师。主持了几十项铁路枢纽、铁路干线的勘察设计、咨询评审、十项决策;策划了铁路客站与其他交通方式间的“零距离”换乘方式,形成以站为中心的立体化城市综合交通拟纽的客站新模式;主持了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工程,使中国铁路既有线200km/h等级提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组织了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及体统继集成整体优化,取得突破,为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何华武 - 学术观点
1.中国铁路现状问题及发展要求
何华武认为:铁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运输能力远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路网整体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主要干线、部分地区限制型运输矛盾突出,季节性运输能力十分紧张,而且还在不断加剧。近几年,尽管铁路采用强力措施,实现以6%的世界铁路营业里程,完成世界铁路1/4的运输工作量,运输密度为世界之最,但“一票难求”、“一车难装”的现象依然随处可见,时代列车仍唱着“瓶颈制约”的老歌。
何华武总工程师对中国铁路未来发展作了一个大胆的预测。他说: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快铁路发展,缓解“瓶颈制约”的矛盾,是形势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他进一步分析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带动全社会人员、物资加快流动,使全社会运输需求总量持续增长。从客运需求看,我国人口基数大,客运需求增长潜力巨大。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将带来客运需求快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地区人口、资源、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导致人员流动广泛;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产生大量的假日旅游、休闲旅游和探亲访友等客流。从货运需求看,未来15年,我国GDP将以年均7%%―8%%的较快速度增长,支撑这个速度,各种物资的需求也会大幅度增加,对运输的需求将持续上升。由于我国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平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未来大宗原材料物资运输仍将是运输的主流,必须依靠成本低、效率高、环保好的铁路来完成。初步测算,到2020年,全国铁路旅客、货物运输需求将分别达40亿人、40亿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4%%。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必须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运输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以铁路为骨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因此,解决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铁路“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的问题,要求铁路加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铁路应该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铁路骨干作用,铁路必须加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铁路更要加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铁路发展高度重视。2004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铁路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km,其中客运专线1.2万km;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
2.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
高速铁路具有全天候、大运能、高速度、舒适安全、低能耗、轻污染、成本低、占地少、投资省、效益高等特点,发展高速铁路可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何华武首先阐述了高速铁路的几个概念。他说,新建铁路列车最高运行时速≮250km,改建铁路列车最高运行时速≮200km,可称之为高速铁路;时速160―200km铁路称为快速铁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城市客运铁路、以客为主适量兼顾货运的铁路均为铁路客运专线子集。国家在编制铁路网规划中接受了这些概念,在具体建设项目中,视项目的地位、功能、属性、定位命名。
他分析认为,中国大陆在既有线改造,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目前时速≮160km的线路延展里程达14025km,时速≮200km的线路延展里程达5371km。中国台湾正在修建台北至高雄的高速铁路,线路全长345km。尽管中国的高速铁路已起步,但与欧盟1994年就通过了泛欧高速铁路网规划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
他强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大陆客运专线网规划目标是努力覆盖主要城市,使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6个中心城市至全国主要城市的旅行时间大大缩短。
铁路客运专线网规划,到2020年,将初步形成北京―上海、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和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青岛―石家庄―太原、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客运专线总规模约1.25万公里。旅客列车运行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
3.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2004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实施规划两年多来的时间里,中国高速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开始大规模地扬帆远航。
何华武说,高速铁路建造水平,是以列车速度、行车密度、安全性、平稳性、舒适度、准点运行以及综合维修工作量进行评价的。
近几年来,在学习消化吸收世界高速铁路先进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我们系统总结了多年来中国客运专线工程技术、科研试验成果,针对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又进一步开展了研究、试验、验证、预设计、工程设计咨询,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和各系统集成研究攻关。目前,站前技术已经取得全面突破,站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已经进入重点突破阶段,初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铁路自主技术体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