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腊月,正月,不紧不慢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农村有句俗话,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11月是什么意思?
农村的这句俗话,是对过去农村农时闲忙的经典概括,字面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腊月过的紧张,正月感觉漫长,11月人们游闲自在。下面分别说一下:
一是紧腊月。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我国民间最重视,最隆重,最热闹的时段,为了过好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有两句农村谚语为证“腊八,祭灶年来到,小妮要花,小孩要炮,老婆儿要衣裳,老头打饥荒“,也就是说,农民觉得,到了腊八年关就算到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还要包当晚和春节的饺子,腊月过的够紧张了吧?
二是慢正月。在过去的农村,一方面流传着正月不能干仼何农活的说法;一方面有二月二之前不能动土的规矩;另一方面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正月初一是春节,农民为过年辛苦了半个月,到了初一就只有吃喝玩乐了,相互串几天亲戚后,再没事可干了,忙惯了的农民,突然没事可做,感觉到很无聊,所以,从思想上感觉正月好漫长啊!
三是不紧不漫十一月。在一年之中,农村的春季有春管,春种;\"三夏\"和“三秋\"更是农忙季节,冬小麦种之后,农民就开始为玉米脱粒,为棉花收获留在棉株上的晚期果桃,把红薯擦成片,晒干后储藏起来。
到了农历的十一月,农民手上的活计就干完了!成了农闲月,而那时的农民是不会等闲的,打打猪草,扫些树叶积农家肥,不过,因为没别的农活,不必要紧紧张张,时间上可以自主安排,所以就不紧不慢地干呗!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十一月”这句话果然很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腊月还不到,正月更远着呢,如今恰恰好好已经进入了农历11月份,农忙的人们也都闲散了下来,开始说学逗唱,正是没事凑在一起闲啦呱才总结出来这么多,朗朗上口又颇有趣味的农村俗语,咱们先就看看这“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11月”到底是何意思。
紧腊月。紧腊月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钱“紧”,一个是生活“紧”,也就是忙碌。到了年底该清的账要清,该还的债也要还了,一到腊月里就全是要债的清账的,因为大家都等着拿钱回家过年,对于前几个月享受了,到腊月的时候要还债清账的人来说,整个腊月应该就是非常紧张的了。
紧腊月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进了腊月门之后,尤其是从过了腊八开始,农村的人们就开始紧张的忙碌着过年了。不知道别的地方这腊月是否紧,我们胶东的习俗可多着呢,炸面鱼,做丸子,蒸大枣饽饽,大扫除,各种活都积攒在这一个月里,又叫“忙年”,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生活在城市,在单位上班不到年底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也都不放假,这个“紧腊月”,想紧也紧不起来,“忙年”也没有时间可忙。
不过过了年之后转到正月里就好多了,每年正月开工之前,可以说是这一年当中最清闲惬意的时候了,一家人不管在哪个地方工作,都团聚到了老家,大家凑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互相拜拜年,老朋友间聚一聚,是很闲散的。这就是“慢正月”。
当然了,既非腊月,也非正月,冬月也是不错的,不忙不闲刚刚好。进入冬月也就是十一月,此时不到过年不需要为了忙过年的事而忙碌,农村的地里也没有什么农活了,该收的白菜萝卜都已经收割,冬天如果不种大棚的话,地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可忙活的了。这个时候应该也可以说是农民们比较幸福的时刻了吧,不需要农忙,很多人也不会在这最后的一两个月跑到县城去打工,就在家里串串门,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就好了。
不得不说,年年岁岁,时光真的不饶人,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过年了,时间不会慢下来,那我们就让心慢下来,认真体味每一天,不负旧时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语是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总结,虽然词语简练,但是包含着的内容和含义却非常丰富,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就是体现了农民在冬天各月份的生活状态,虽然是俗语,但还适用于现在的农村生活。
紧腊月:这个说法是因为腊月过后即将要过年了,农村的年味比较浓,所以从腊月开始就准备忙活着过年所需要的各种东西,从腊八节开始就进行各种准备活动,杀猪宰羊也多在腊月时候开始。过了腊月初十市场上各种商品也丰富了,人们忙活着每年上街采买过年物品。到了年底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这么多准备活动,所以说是紧腊月。
而慢正月的说法是经历了腊月的充分准备工作,人们迎接了新年,在新年的时候可要好好的玩乐一下,各家都摆上美食,互相都走亲访友,因为春节田间的各种活动也暂时停了下来,不出十五都很少有人下地干活,甚至有的地方的说法是要过了二月二才算过完年,所以人们形容这种暂时的休整为慢正月。
不仅不慢是11月:这个说法比较符合我们东北的农民生活特征,在东北地区一般水田和旱田的农作物基本在十月份就会收割完毕。所以进入了十一月的时候,田间地头就没有什么农活了,农民主要的活动就是卖粮了,再有就是收拾收拾地里剩余的秸秆拉回家烧火,储备一下明天开春所需要的农家粪肥,这些农活的劳动量都很小,也不是特别着急干的活。所以现对于腊月和正月来说是不紧不慢十一月。
俗语反映了当时的农村生活状态,只不过随着现在农村生活的逐渐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进城打工,每年到年底才能赶回农村过年,春节后初六七就得踏上打工的归程,所以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的老话也基本上过时了。
上一篇:创业的初心是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