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腊月,正月,不紧不慢农村有句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十一月(冬月)、腊月正月是典型的中国特有的农历叫法。这个要比公历我看准确很多了,无论是从节气物候的变化,还是农时相对应的农事都是那农历来说的,在中国农村里面没有用公历计时计月的说法,只用农历计算,因此意义非凡。
1、“紧腊月”。顾名思义就是时间紧张,干的活和事情要多,更多的是一种心里面的“热腾腾”。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耳熟能详的小孩子的农谚,响彻大江南北。我就说说我甘肃农村老家里面的腊月是怎么过的呢?上旬以农活为主,中旬以打扫庭院为主,下旬以赶年集为主。
上旬我家需要做的就是苹果树的冬剪、担粪,除此之外还要去拉地里面的玉米秸秆,如果是种植蔬菜大棚的,那就要天天忙活了。当然在腊八到腊月十五之前是需要杀过年猪的,我家每年都是这个时间段。
中旬在外面打工的陆陆续续回家了,一直持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家庭妇女们就有的忙了,在外一年回家之后打扫庭院,收拾屋子,准备过年,也得个一周左右呢。
下旬就是小年了,几乎天天赶年集,置办年货,买新衣服、鞭炮等等,小孩子最喜欢干这样的事情了,大人们也是乐此不疲,总之腊月的时间很快,一个月时间一会就过去了。
2、“慢正月”,也叫做“闲正月”。先来说说“慢”,这是心理作用的一种慢,说实话,我真希望过年那几天时间慢慢的过,一天如果有48小时就好了。所以说,这是人们心里面的一种盼望,尤其是在外的游子,正月回家过年,希望时间过得很慢很慢,和家人呆的时间慢慢走最好。
至于闲,正月必须是一年当中最闲的一个月了,在我观念里面正月闲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就可以了。
3、“不紧不慢十一月(冬月)”。十一月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月份,尤其是当我早些回家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时间段是从十一月初十到腊月初十这段时间,是农村里面最为静谧闲适的时候,一天不紧不慢的去地里面干活,修剪苹果树、上山去看看转转,是很“优美”的一件事情。
总结
农村最好的时光是在这3个月里面,我去年整整在老家呆了3个月,感受得出来,在我们西北甘肃农村,虽说这3个月是一年当中最荒凉的时候,同时也是最温暖的时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农村谚语俗语其实都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是11月”这句俗语正是对一年中农村劳动景象及随着时间的发展心理变化的概括。
紧腊月:为什么腊月要紧呢?我认为主要是一下几点原因:
1.心理上的紧迫。因为到了腊月就意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很多人会给自己这一年的成果做个总结,结果会发现其实这一年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还有很多工才赚了这点钱,怎么就要作没有做完,才赚了这点钱怎么就要过年了呀,这时不免为自己以前的碌碌无为感到不焦虑和不满!
2.防寒上的紧迫。腊月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要到来了,到了腊月人们不但要忙着劈柴修屋给自己防寒御暖,还要给收拾地里的大白菜之类的,以免被冻坏!
3.准备过新年的紧迫。进了腊月,人们就要准备过新年的东西了,买年货,蒸馒头,炸年货等等,反正总是觉得有买不完的东西做不完的事!
4.应酬的紧迫。一进腊月,农村就到处是结婚的,办宴席的,基本天天不是随这家份子,就是参加那家宴席,根本停不下来。
慢正月:那为什么到了正月又开始慢了?我们还是细说下:
1.心理上的松弛。刚过完了紧张又喜庆大的新年,这时候大家心理终于松弛下来,很多人都会想,新的一年才开始时间还很长,我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所以不用那么紧张,慢慢来!
2.生活节奏很慢。正月里没有农活,过去外出打工的人又很少,正月里最喜欢的就是串门走亲戚唠家常,生活节奏很慢。
3.节庆气氛的慢。正月里可以说新年还没完全过完,特别是还有个元宵节。就让人更觉得正月里节日氛围好浓厚。正月里有各种庆祝活动,舞龙狮、扭秧歌、敲锣打鼓,好像正月里天天都是喜庆的日子,在这种氛围里,人们也融入这种慢节奏!
不紧不慢11月:为什么11月会不紧不慢呢?我认为还是要分几点说:
1.无农事但是离年关也有点近。11月份,农事活动很少,这个时候人还是挺闲的,但是眼看也快过年了,还是要开始做点准备。
2.心态的变化。到了11月,很多人总觉得离过年还有段时间,没必要那么紧张,开始心情也挺放松,但是随着年关的临近,人们的心情也慢慢开始有点紧迫感,心想自己也该努力了!
其实呀,我想不管时间紧还是慢,我们都要脚踏实地认为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对自己的新的一年有个规划,有个目标,不能总觉得明天再做吧,今天先偷懒一天也没啥事,反正这一年时间还很长,如果你要抱有这样心理的话,那和寒号鸟还有什么区别呢?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11月”,这是什么意思?马上就进入阴历的11月份了,满打满算还有2个月就要过年了,感觉这一年过得也是真快。在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由于寒冷也开始进入“猫冬”模式:把自己关进厚厚的大屋中,或邀请着三五好友喝着小酒、或搓着麻将,过着神仙的日子。而在农村里却有着这样一句农村俗语,说的是“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的11月”,说的就是人们在过冬的时候,这三个月的状态。但这句农村俗话有没有道理呢?
“紧腊月”说的啥意思?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特别盼望放假,又特别盼望过年。在进入腊月份以后,总觉得腊月的每一天过的很慢,而快到过年的那几天又觉得那几天过得很快。到了正月的时候,又感觉正月过的很快,不几天就要开学了。在那个时候可能是讨厌上学而产生的心理的原因吧。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却是“忙不完的腊月”,在民间素有“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比如说我们这里过大年的时候也有几句民谣,说的是:“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迎春日,腊月二十五、家家做豆腐,腊月二十六、家家炖猪肉,腊月二十七,去杀鸡,到了腊月二十八、去把面来发,二十九蒸馒头,到了三十熬五更”。所以来说,在进入腊月后,老百姓们为了做过年时的准备,还是挺忙的。
上一篇:创业的初心是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