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历史上哪些时候《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在战争和政治上得到过经典的运用呢?
孙子兵法,鳌拜,魏国古代历史上哪些时候《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在战争和政治上得到过经典的运用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历史上哪些时候《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在战争和政治上得到过经典的运用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背水一战,孙子兵法中说处于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不留后路的决心。逼入绝境之后奋力杀敌,一决雌雄。这在36计中可以称之为敌战计《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称为李代桃疆的范例。
二:四面楚歌,孙子兵法中,叫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利用情感,削弱敌人斗志陷入困境导致敌人失败。兵强者, 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将弱 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 相保也。这就是36计中的美人计,应该改一个字,应该叫《昧人计》。利用敌人的盲区,制造情绪过激,失去战斗力,使己方达到致胜的目的。美人计并不仅仅只限于利用一个美女胚子,使敌人崩溃无知。
三:著名的陈桥兵变,在孙子兵法中叫做乱而取之,用36计的一句话叫做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四:著名的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著名的一计,此记名也是出自于此。庞娟从魏国挥师北上围困赵国邯郸城,赵国求救于齐国。经过孙膑分析求救于齐国。经过孙膑分析,如果直接向赵国进军进行解救。会处于不利主动态势。乘魏国大梁兵少不足进行围困,赵国邯郸自然就会解除围困。孙膑出兵魏国大梁攻打虚张声势,必然向庞娟求救,庞娟回援心急,在途中又可设伏 ,庞娟又不能恋战,等回到魏国大梁得知。孙膑兵少将寡又恨之入骨有乘机追赶。顺便又设计了增兵减灶的假象迷惑魏军,设计射杀了魏军大将庞娟,这一仗打的也是心理战。 在孙子兵法中,叫做《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画地而守之,先夺其所爱乖其所之也》。未战而妙算,胜者,算得多耶。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你不算乎。
五:岳飞巧是离间计,利用敌方间谍。除去大齐皇帝刘豫。是岳飞辉煌的一大功。孙子兵法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由此可以看出岳飞已经用间谍相当成熟。
五:三国中草船借箭是存疑的。张巡在归德府对抗叛变敌军,巧施了草人借箭智慧。符合三十六计中浑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在孙子兵法中叫做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善出奇者,不竭如江河,战胜不过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就想到了淝水之战,因为这场战役同时蕴含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智慧。
淝水之战简介:新兴大国与偏安旧霸之战
淝水战役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前秦自西晋灭亡后短暂统一了北方,秦宣昭帝苻坚决定挥师南下,挟一统北方之威灭亡东晋,完成统一中国的壮举。
在这之前,秦晋已经爆发多次战斗,其中公元378年至379年的襄阳之战尤其值得注意。因此此战秦军不但一举攻克襄阳,还迫降了晋军守将朱序,此人将在淝水之战中发挥大作用。
公元383年,前秦兵分多路,调集数十万大军南下征晋,东晋名将谢安奉命率北府兵数万人迎击。几次次要的战斗后,两军主力在淝水驻扎对峙。
苻坚决定招降谢安,于是派随军出征的东晋降将朱序去晋营说服谢安。没想到朱序见到谢安后,将秦军虚实全盘托出,并表示自己可以在晋军渡河的时候在秦军中制造混乱。谢安大喜,随即约定和朱序里应外合。
十二月,谢安率军渡河寻求与秦军的战略决战。秦军中有人主张在河畔迎击,但苻坚认为趁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攻击最为合适,于是下令军队后撤。朱序趁机大喊“秦军败了!”不明所以的秦军士兵误以为全军真的溃,纷纷逃命。谢安则抓住时机,迅速渡河追击,最终大败秦军。
计谋的运用:上兵伐谋和浑水摸鱼
《孙子兵法·谋攻》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认为用兵最最一流的选择是用计谋击败敌人,用硬实力硬碰硬一样的“攻城”之法是不可取的。同样,《三十六计》中也有“浑水摸鱼”之计,也就是“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大意就是趁敌人混乱羸弱时出击。淝水之战就是这两种计谋(浑水摸鱼之计更加具体)的结合。
前秦的统一是脆弱的。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居统治地位的氐族人口远远少于汉族等其他民族,这本身就是十分危险的(这也是清朝一直提防汉人的原因)。加之前秦的征服以武力为主,缺乏后续的仁政、文教等整合民族、加强国家认同感的措施,所以前秦军队也并不是板上钉钉的一块儿,这就给了谢安在不想打仗的秦军士兵中制造混乱的机会。当秦军陷入“阴乱”“无主”的状态后,晋军一鼓作气,大破强敌。
“草木皆兵”这个词就来自于《晋书》对淝水之战中苻坚的状态的描写。这说明此时秦军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紧张甚至恐慌心理,朱序抓住这一点,及时大呼“前秦败了”,彻底击垮秦军本就不坚定的心理防线,可谓将“上兵伐谋”的“谋”运用到了极致。
结语
事实上,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有不少运用《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十分精彩的案例,这里笔者也只能列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这两部书蕴含的智慧早已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你有使用这些计谋的经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国孙膑围魏救赵打败魏国庞涓
秦远交近攻统一天下
韩信暗度陈仓打败章邯
十常侍关门捉贼杀死何进
王允美人计除掉董卓
曹操釜底抽薪打败袁绍
孙刘连环计打败曹操
司马懿假痴不癫干掉曹爽
上一篇:有什么搞笑的玄幻有声小说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