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司马懿靠着超长的职业生涯可以称得上三国第一人吗?
他的,出了,司马懿司马懿靠着超长的职业生涯可以称得上三国第一人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司马懿曾经被上一代巨星曹操压制,后来又被年轻的诸葛亮数次打败,但论战绩,也就打北方诸侯公孙渊的时候完全碾压,但对手毕竟含金量不足。后来靠着超长寿命熬死了所有人,并且最后鸠占鹊巢成功将曹操的国家占为己有,这样也能算第一人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的三国时间要从公元220年开始,那一年曹丕篡汉自立,建国“魏”,史称曹魏。自此,三国历史才真正开始。公元280年,西晋司马炎灭东吴,自此三国归于晋朝,三国历史也随之结束。但人们所熟悉的三国却不仅仅包括这一段时间,人们往往把自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开始的历史都并入三国。在三国最后,魏国先是灭掉了蜀汉,然后晋取代了曹魏,最后晋又灭掉了东吴。三家归晋,人们把这件事的功劳都归于司马懿,因为是司马懿夺取了曹魏政权,最后他的后代结束了三国纷争的乱世。
一、鹰顾狼视——“冢虎”
很多人说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取曹魏而代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寿命太长了。司马懿活到了七十多岁,他熬死了他的一代君主曹操、二代君主曹丕、三代君主曹叡、他最大的对手诸葛亮以及曹魏阵营所有的勋戚老将。所以到了三国后期,司马懿已经是三国里的第一人,没有人在是他的对手了,以至于他能如此顺利取曹魏政权而代之。但是在整个三国里,要论职业生涯之长,司马懿还是要稍逊另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廖化。二、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说到三国中职业生涯最长的人物,大家肯定都能想到廖化。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廖化就是整部三国历史的见证人。在演义里,廖化第一次出场是在关羽千里走单骑这一集里,但廖化的身份是黄巾残余。也就是说廖化参与过黄巾之乱,我们知道《三国演义》就是从黄巾之乱开始写的,那个时候廖化已经登场了。廖化第二次出场是在赤壁之战后,那个时候刘备已经占据了荆州,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因为之前关羽千里走单骑多有不便而没有收留廖化,所以直到关羽稳定下来后廖化又慕名而来。这时关羽正是用人之际,便把廖化留下听用,自此廖化开始在刘备阵营下属从关羽。《三国演义》写到,廖化在关羽败走麦城前曾经被派出向上庸守将孟达、刘封求救,因孟达、刘封不发兵而又转投益州求救。廖化也因此保住了一条性命。诸葛亮北伐时,廖化也随军出征并且多次立有战功。姜维北伐期间,廖化仍然老当益壮充当先锋之任。直至蜀后主刘禅投降之际,年近八旬的廖化仍然在外领军随姜维御敌。蜀汉灭亡后的第二年,廖化才含恨而终。三、年龄之谜
因为廖化出生年月不详,后人只能推测廖化病逝的年龄应在七十四至八十三之间。黄巾之乱开始的时间是公元184年,廖化去世的时间是公元264年,即使廖化活到了八十三岁,黄巾之乱的时候廖化也不过五岁。难道廖化五岁的时候就参加黄巾军了?还是《三国演义》写的又漏洞?其实黄巾之乱时,叛军也都是老百姓,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的流民,并不是什么编制完整的军队。很多情况下都是吃不上饭的老百姓当了叛军,然后拖家带口的,打到哪带到哪,这和明末的农民起义很相似。所以,廖化那个时候就可能随着父母在黄巾军中,后来黄巾军败了但是廖化还是自称黄巾军占据山林。这样说来,廖化才是三国中职业生涯最长的第一人。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的历史故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于历史角度的问题,司马懿绝对是被低估了的角色。自知+知人,有几人能做到;对诸葛亮曹操等当权的聪明角色,既懂得示弱又能隐忍;对曹爽等普通角色,又能装病蛰伏,更重要的是对时势和机会的把握,抓住机会一举成势,而后三国归于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第一人是曹操,司马懿不要说和曹操比了,就连刘备和孙权都比不上,何谈三国第一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廖化不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说的就是司马懿的才能绝不仅仅是北方势力的平定中。
他是魏国当中唯一能抵抗住诸葛亮进攻的人。
1,体现出了他的精准判断力:蜀国战事不能持久,拖是上上策。
2,体现出了他的超强忍耐力:收到女人衣服不怒,属下叫战压得住。
对于孟达的平叛也体现出了高超本领。
1,体现出了他的行为果断:1个月急行军,打乱了孟达的计划。
2,体现出了他的轻重缓急判断力:采取先行动,后禀奏的方式,越权行动。
对于他的国内政敌:
1,体现出了他的审时度势:功劳很大的情况下小心翼翼,不给政敌落井下石的机会。
2,体现出了他对机会的把握能力:机会出现后,一下致对手于死地。
上一篇:哪些工作可以学一些技术,即使以后不干,也能自己用。比如化妆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