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诫子书》全文告诫了孩子怎样的道理?
自己的,子书,志向《诫子书》全文告诫了孩子怎样的道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诫子书》全文告诫了孩子怎样的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一起来学习《诫子书》带给我们有哪些道理。
《诫子书》是一封家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全文是这样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是以毕生的心血总结出来的肺腑之言,想要成为一名君子,到暮年时不后悔,那么作为孩子的你们,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习要静得下心来。我们在学习知识时,要做到静得下心来,沉得住气,踏踏实实地钻研,不受周围环境影响;在学习为人处事时,要冷静处理,仔细分析,多思考多动脑。静不下心来的话,往往事情会变得糟糕,目的会很难达到,学习就会变成假学习。
2、 养成勤劳节俭的品德。俭以养德,告诉我们要节俭,不能铺张浪费,养成质朴勤劳的习惯,不攀比,也不能随意收受别人的馈赠,洁身自好。
3、 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我们需要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如果心中有杂念无法专一,不能及时排除干扰是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的,需要克服困难,克服阻力。
4、 学习要持续,人要有志气。一个人想要有才华,必须通过持续刻苦的学习,并在目标志向的引导下,持之以恒,没有志向也将无法有所成就。“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也是这个道理。
5、 养成良好的心态,忌懒散浮躁。放纵懒散是一种惰性,如果不能克服就会无法打起精神,整天昏昏沉沉,无所事事,无法以最好的状态去学习;急躁冒险,急于求成,就不能陶冶性情,事情自然都是很难圆满的。
6、 学习要趁早趁年轻。时间一天天在过去,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蹉跎岁月,意志力也会随着时光而流逝。等到年老的时候,枯枝零落,与世隔绝,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房舍,再来后悔当初,还有用吗?学习了就总会有用武之地,不学那就什么都没有,而且必须趁年轻学习,年轻时候的记忆力,理解力,精力都是最旺盛的,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年华,不要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慨!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影响很大的人物。他的巜诫子书》流传甚广,对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影响深远。巜诫子书》本来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旨在劝戒、劝勉自己的儿子,这封家书不足百字,但把修身治学谈得深刻透彻:诸葛亮开篇就用“君子之行”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修身养得是做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正如现在我们所倡导的“徳育为先”。如何修身养德呢?诸葛亮指出:通过“静”和“俭”。静,强调内心的宁静,是内因;俭,是节俭、俭朴,是物质上的低要求。正如孔子说颜回的“一箪米,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诸葛亮指出要通过静与俭内外兼修,方能有成就。接着,诸葛亮强调“静”与明志和成才的关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出了“明志”的前提就是淡泊、宁静。接着说,要成才,就必须学习,要学习,就必须静,诸葛亮从正反两面进行劝诫,不得“淫慢、不可“险躁”。最后语重心长告诫要昔时勤学,学有所成,奉献社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告诫儿子读书立志,修身养性,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原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文章不长,大意如下:
君子德行的养成,要静下心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才能明晰自己的志向;沉心静气,集中精神,方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才干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不学习成不了才。
只有坚持不懈地持续学习,才能广博自己,丰富自己。学习要树立目标,没有志向目标,漫无目的乱学,成就不了学问。
放纵散漫、懒惰懈怠,不能振奋精神,无法深入钻研;冒险急躁、冲动急进,难以养成稳健的性情。
年日消逝、时光疾驰,人的意志也会逐渐丧失,就会像枯枝落叶一样飘零,被世界遗忘、社会淘汰,等到你悲哀自己家徒四壁的时候,怎么还来得及啊!
诸葛亮这篇短文是告诫自己的儿子,将来为人处世,要勤敏好学,要有远大的志向,并且为实现目标沉心静气,努力上进。韶华易逝,光阴可贵,莫要等到后悔就来不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