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余华为什么能写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作品?
川端康成,他的,作家余华为什么能写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作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余华为什么能写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真实的生活体验是写作的第一灵感和素材来源。从余华的年龄来看,他没有那么多的惨痛的经历,虽生于三年困难时期,但懵懂的童年对他精神层面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等他真正开始了解生活应该是进入改开放时期了,真正开始创作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能有如此深刻的体会而创作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么优秀的作品呢?
一、深刻的生活洞察力。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个优秀的作家有深刻的洞察力,能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转化成对人性宽广的思索,超然于生活之外,才是其艺术创作最根本的力量来源,余华正是一位这样一直想生活纵深探索的作家。正如他在创作《活着》时,就是源于被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深深地打动,于是就有了《活着》。
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作品关心社会,社会就会关心她的作品,就会引起社会反响。余华的作品从题材、主题到艺术构思,都能紧扣社会琴弦进行深层次解析,让人看到现实生活的色彩。《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他深刻认识到描写现实比形式上的探索更为感人,更为有力,担当起了一个作家拥有的社会责任。
三、高尚的写作呈现面。余华的作品没有得过茅盾文学奖或者鲁迅文学奖,作品数量也不是很多,但他却有庞大的读者群,作品的生命力甚是强大,这源于他的写作理念以及呈现出的爱和善良。余秋雨说过:“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余华也在《活着》自序里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他寻找的是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和揭露,他应该向人民展示高尚。”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让余华的作品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了强烈的社会共鸣,激励人们,无论如何,都要《活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追溯一下余华的创作之路,不论是那句“作家都是有谱系的”,还是那个作家被打上标签之后的突破与转型,一个作家的文学启蒙都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文学作品。
余华文学的最初启蒙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扛着“先锋”旗号的余华,曾在他的《文学或音东》一书中,多处提到他文学的最初启蒙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那是1983年,余华开始真正地文学创作(其实他在初三时就开始写情诗,高中时作品就在校报上发表),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经历了从牙医到作家的成长历程,也就是在这年,余华发现了川端康成的文学魅力,将川端康成视为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并为之迷恋。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曾刻意向川端康成学写细部,语言也掺杂着川端的风格,至少有两三年的时间,他几乎排斥其他所有的优秀作家。
因为余华觉得他和川端康成的经历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有着不幸的童年时期,忧郁的青年时期,所谓不幸,主要是余华小时候生活在贫穷落后的江南古镇海盐,父母上班常忙到把他和哥哥锁在屋里,再大些时,他也曾跟着父亲上班,被带到医院的他,亲眼见过外科医生提着从病人身上割下来的血淋淋的病变器官等,倒在一个池子里,也曾来回上厕所路过太平间,可以说从小就见惯了生死,对后来文学中的苦难叙事有着一定的影响。
川端康成的父亲也是医生,且在川端一岁多时抱病失业,回到乡下不久后病逝,母亲也在他三岁的时候弃他而去了另一个世界,幼年失怙的川端与年迈的祖母生活在一起,等到7岁刚上岁时,祖母又弃他而去,姐姐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孤苦无依的川端与几近失明的祖父相依为命,一连串的打击,造成了川端个性中神经质的敏感,以及对病态美的极度追求。
余华的第一个短篇《第一宿舍》(以笔名花石发表在1983年第一期的《西湖》上),1983年《海盐文艺》上的《疯孩子》(1984年在《北京文学》第一期,发表时题目改为《星星》)更加体现了川端式的颓废情绪。余华最初的这两个短篇的素材都直接取材于他学校时期的寄宿生活。而川端康成写作《伊豆的舞女》时,同样是20岁的年纪,同样过着异乡的寄宿生活。
再一个就是余华和川端康成的创作在时代背景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余华开始创作的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迟到的“文艺复兴”。
川端开始创作的年代也是日本文坛最为活跃的时期,日本正一步步从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和法西斯道路,可以说是在一个急剧变动和重大转折的时代,但是由于他们性格因素,他们都不太关心政治题材,而是得心应手地书写个人内心孤独的情感,或者描写社会底层小人物卑贱的美。
余华创作的转型
写完那个以既没有姓名也没有身份的主人公从外地出差回来茫然无措的主人公为题的《小站》之后,余华觉得越写越感觉不对劲儿,感觉自己再沿着川端的羊肠小道走下去,已经走不通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对他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的卡夫卡出现了,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余华曾声称“卡夫卡救了我,一把将他从川端的陷阱里拉了出来,”。
此后,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鲁迅、布鲁诺·舒尔茨等余华热爱的作家,陆续出现在他的精读名单里,影响着他的创作。余华写出了他的重要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我没有自己名字》等,
进入写作成熟期的余华,也越来越不喜欢那种聪明的,投机取巧的小说,越来越喜欢笨拙的,有烟火气的,层层盘剥、步步推进的小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道没读过有空看看。但我想也和个人的经历有联想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