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为数不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传承吗,为什么?
草鞋,斗笠,蓑衣你觉得为数不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传承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觉得为数不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传承吗,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华,也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遗存不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否则很多优秀的文化项目或产品,面临失传或后继无人的的危险!有的传统文化,因历史时空、地域、时间上的原因限制性,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之处;吸收、吸取性甄别、把好的一面传承下去——而差的、不好的一面剔除掉,使其更具备完善和完美化。
有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没有注册申请或报备的。它是一种较小的项目,可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却是做出个较大贡献的实物。且看:
一,蓑衣
是古代农民在生产劳作时防止被雨淋、穿在身上用来遮挡风雨的实物。它的来源材料比较简单易取,它是一种从棕树上割下来的丝状网,轻柔、绵软,并有弹性的棕绵。
这种棕树生命力比较顽强,它无论种在什么犄角旮旯之处、房前屋后、山边地头,甚至菜园地脚旁都可以种植。甚至路边沟渠山涧之处都能见到棕树这种身影!
棕树成才一般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待到成才之后,才能割取棕丝髦,三年割取两次棕丝髦。把割好的棕丝晒干整理捆好,请专业技师来制作蓑衣,这种蓑衣的上皮肩和下裤套制作完成,须要三个工时才能完成。那时的工钱也不贵,除了吃饭付费外只要几块钱,而大点的蓑衣也只要十来块钱左右。哪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了。
这种蓑衣制作的工艺比较复杂,没有个三年五载的学徒练习,难以成大器、也难成大师傅(名师)!
棕树,当地人也叫棕披树,其叶尖细长、两叶片之间有条褶骨,呈扇园形状;表皮光滑明亮。把棕披割下、撕成细条状,稍微晒干,就是端午节包粽子最好的捆(绑)绳!
这种扇园形棕披面,割下凉干后,把它制作成一把扇子,俗称芭蕉扇、很受民间人士的亲睐。
二,斗笠
斗笠是生产劳动者带在头上遮挡太阳、风雨的帽子。这种斗笠的制作工艺也较为复杂,选择上好成年的竹子(三年左右),不能太老太嫩,软硬适中。再把它破成细条状,加工成薄如蝉翼的篾丝条。
篾丝条准备好以后,还有一个物件就是油毡纸,油粘纸必须用桐油刷过,防止雨淋在斗笠上产生漏水。
另一个就是编斗笠的模型模具,其原型和斗笠一般,只是在模型中间有一个突出的圆锥形状,刚好和扣在头上的斗笠严丝合缝,编斗笠的师傅在模型上编制按步就搬就行了。
三,草鞋
草鞋的最早历史可追溯到黄帝时代,是黄帝的臣子所创,最早的名字叫“扉”。草鞋的编制材料在南方以稻草为主,北方有麦秸、玉米秆等,北方还产一种叫乌拉草的草鞋原料;草鞋是山区劳动者外出劳作时——上山砍柴、下地干活、采药、打猎等等,所穿的一种鞋。
这种草鞋一般穿新不穿旧、穿晴不穿雨。因为草鞋旧了容易断裂、折坏,打滑;雨天穿容易散架。
我小的时候,村庄上有一个老阿姨就是做草鞋的。每当她做草鞋的时候,我就会去认真仔细观看。
她坐在一条宽大的木凳子上,腰上箍着绳子,绳子(麻绳)分出四小股;一头固定在板凳前端,一头缚在身子前面、先用草绳编出草鞋的后跟部,再用一锛开有四个长条缺口木把手插在麻绳之间,编上一二段后,再握着木把手用力往后绞紧,再绞的时候、把手底部垫有木块,这样更容易绞紧;做出来的草鞋也经久耐用、皮实。直到把草鞋全部编织完工。
编草鞋一般在鞋面上分为六个支点,前后两点、左右各两点,共计为六个支点。在这六个支点上系上麻绳(在穿的时候绑脚之用),一双草鞋的编织就算大功告成。
老阿姨编织的草鞋实在是轻巧实用合脚,也不咯脚,一般是熟人才会接点活计,一双费用才二角钱(哪个年代的实物便宜) 。做之前先量下脚的大小,有时为了更加结实、耐用,会拿一些布条给老阿姨添在稻草里面,这种编制出来的造型可谓是上等好货。
随着时代科技信息化的发展,蓑衣、斗笠、草鞋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它们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蓑衣、斗笠、草鞋这三种实物,有的已被人们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有的地方却是默默无闻——就让我们认真思索、回忆它们的前程往事吧!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告诉你中国传统文化为数不多?知道《永乐大典》吗?知道《四库全书》吗?知道《资治通鉴》?你个先入为主的无知之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点,那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想古代蒙童启蒙篇的《弟子规》开篇就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言。便是教导孩子要孝顺父母,谨慎说话,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的一部分,是可以被传承下去的,而像某些习俗,更像是封建糟粕,如裹小脚之类,这些习俗是毫无疑问要被抛弃掉的,我觉得中华人民一代代传下去的,不仅仅是文化,还应该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勤劳、朴实的精神传承下去,这样才能一起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
上一篇:珍珠银颜色的漆如何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