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鲁班造锯是古代神话传说吗?有何依据?
鲁班,锯子,锯齿鲁班造锯是古代神话传说吗?有何依据?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鲁班造锯是古代神话传说吗?有何依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我国木工先祖鲁班发明了锯。这不是神话。小时候,我们课文中就读过关于他发明锯的故事。
一天他上山釆药,在爬山时,他的手被山上的一种草划破了。后来他发现这种草本植物根的上部至中部这一段非常锋利。先人鲁班祖师根据这种草的锐利特点,用铁皮做成式样,将铁皮的一边铸造锋利。用它来将圆木锯成方木,或大小不等的木板。故鲁班发明锯不是神话,是名符其实的锯的发明祖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鲁班,有一个出名的幼儿园故事,叫:鲁班造锯
这个传说,或者故事,还有很多人深信不疑,甚至拿来抬杠。但有一些事情是很确定的,比如电锯,是由德国人安德雷阿斯.斯蒂尔于1926年发明的,当然,不能深谈这些,会跑题的。模棱两可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资料来推导出判断。
首先确定鲁班的年代,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事实上,很多木作和传说,并不是鲁班完成的,因为,鲁班其实是一个代名词,类似于很多无名作者组成的著名的作家:佚名。
(1)根据考古学家发现,中华民族早在新石器代就会加工使用带齿石镰蚌镰,周朝已使用铜锯,锯子是谁发明的,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1931年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就出土过蚌壳制的锯。到了商朝出现了青铜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一件商朝的锯是矩形,两边都带有锯齿。据文献记载,春秋初年,齐国已经能够“断山木,铸山铁"使用了铁锯。这比鲁班早了200多年。
(2)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至少已达1万年之久的带有锯齿刀口的燧石刀身。但这些带锯齿的刀子却割不了木头。因此,一种锋利的薄金属锯子就是必需的了。古代埃及人大概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就已拥有了它们。这些锯子有着细长的、刀剑似的刀身,连着木制把手。使用最初的锯子时,切割是拉动式的,不像大多数的现代锯子那样是推动式的。
(3)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继承了埃及人的刀剑式锯子。罗马人还研制了一种“框锯”,一个长的金属刀身插在一个3面有框的木制。这类锯子一般用于粗加工。框锯可做成挺大的,常常是由两个人操作,木料的两边各站一个人。
(4)考古发现:早在夏朝(公元前2205—前1766)聪明的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锯子,和古埃及人同时。说鲁班发明锯子实在是太晚了。保存较为完好的两千多年前的铜锯条被考古专家在重庆云阳故陵一大型战国楚墓中发现,这在三峡地下文物考古发现中还十分罕见。出土的这把铜锯条已断成三段,总长达19.5厘米,锯齿明显,虽然在地下埋葬达两千多年,但锯条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面貌,熠熠生辉、锯齿锋利。经考古专家初步考证,认为这把铜锯可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一种生产工具。
(5)依考古学家发现,中华民族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周朝已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
(6)位于河南嵩山周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约七八千年,在各遗址出土的石镰,其刃部有细密的锯齿,这是把锯和镰合而为一了。很明显,这种工具是用于农业生产的。与裴李岗文化同时期的白家文化(位于陕西临潼)遗址,则发掘出了骨锯。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年至6000年,在草鞋山遗址中发掘出了木柱和木柱下的木垫板,有的木板上砍劈、截锯的痕迹十分清晰,许多遗址中出土的兽骨都有经过劈削、锯割的痕迹,说明当时锯已经用于木器和骨器的加工。与马家浜文化同时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骨锯。龙山文化分布于山东中部、东部和江苏省的淮北地区,距今约4400年至4000年。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带锯齿的蚌镰。在石器时代,锯的使用地域分布较广,用途也较广泛,所以在后来失传的可能性不大。
(7)铜的出现大约是5000年前的事情,但直到商、西周时,铜仍然没有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在甘肃武威县曾发掘出一个玉器作坊,属于四千年前齐家文化遗址,作坊里有一块30厘米见方的玉板,厚度3厘米以上,横截面的一端留有锯子切割一半的痕迹,而齐家文化的冶铜业在当时很先进,有红铜器、青铜器出土,人们可能利用铜锯加工玉器。在安阳北辛庄殷墟的发掘中,曾发现一个骨料坑,坑内除骨料、骨器的半成品、成品外,还发现一些制作加工骨器的青铜刀、锯、钻等。甲骨文中的“我”字,就象一把长柄的刀锯(“我”作为第一人称可能只是借其音),“戮”字象以锯(“我”)截割人的双臂,“陵”字象以锯截人腿,使之一长一短(见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可见,锯也被用以残酷的肉刑。商代中期的盘龙城遗址,在湖北黄陂境内,也有青铜锯出土。这说明锯的使用地域较广,不存在突然灭绝的条件。到了西周时,甚至出现了用于祭祀时作礼器用的玉锯,则锯的形象对很多人来说必然不陌生了。
(8)一九七三年在蓝田县(陕西渭南地区)、一九七七年在武功县(陕西宝鸡市辖内)分别民掘出三把西周时期的铜锯。这些锯都没有锯柄、锯身,踞齿都是直齿。在地下埋藏了三千年,仍很锋利。这一发现,便得锯的发明史,比鲁班所在的春秋战国时代提早了一千多年。
(9)“江河源头的史前文化———青海柳湾彩陶展”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共有国家一级文物6件,其他文物总计118件与南京市民见面。青海柳湾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彩陶集中出土的地区,被誉为“彩陶王国”。在展出的文物中,一把小小的骨锯,足以修正“鲁班造锯”这一千古讹传。
初步结论:鲁班是春秋末期人,离西周时期不远,作为一名技术高超的工程大师,他肯定也是锯的深度使用者。他可能对锯进行了改造,改善了锯的功能,使之更加耐用、高效,甚至开发出一些原有的锯没有的细分类型,加之铁器已经用于农业生产,从而使一般的民间工匠得以使用上性能良好且廉价的铁锯,于是人们以为锯是鲁班发明的。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是很正常的。尽管他不是发明者,但他可能是重大改进者。其实是谁发明的并不重要了,每一项发明或者改进,都凝结着许多劳动者的智慧,都是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我们应该向每一个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的人致敬。尤其是鲁班这种能够综合运用和发明、改进很多工匠工具的大师,尤其让我们敬仰。
上一篇:从离婚那刻开始就决定一个人生活,一晃十五年了,但是孩子希望我和她妈复婚,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