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把书读薄?
自己的,把书,一本书怎样把书读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以用在阅读初始、中段、结束等各阶段,理解了书的结构,好比安装了导航,陌生的地方一样能去得。
四、摘要式阅读
以我为主的阅读,绝不是寻章摘句大段抄录。遵循淘金式思维,对于阅读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不照单全收。通过删减繁冗——改写粗漏——摘取精要等流程重新评价书本价值,批判接受书本精髓。
五、感悟式阅读
突出个人心得,眼光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作者身上。不仅仅满足于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文本,更在于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展开联系拓展。感悟点不作统一要求,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主题立意、行文技巧、论证结构、精妙论断、奇思妙想甚至是荒诞不经处、大谬不然处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六、分享式阅读
教是最好的学。有所思有所感就及时分享出来,摒弃藏私的封闭心态。
要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贪心,试图在一篇文章中把一本书的精华都分享出来,既不现实也无可能。分享时,尽可能做浅显的解理,说得简明扼要,才是真懂。勤奋的,还可以改写原文。
七、行动式阅读
致用的阅读,主要用于非虚构类文本,尤其是问题解决和技能学习类书籍。
譬如看到生字去查字典,目的就是要认识这个字,并进而了解这个字的用法?这是为解释疑惑而读。再比如家中的电脑突然不显示了,搜索检查维修简明教程,按照步骤逐项排查,发现是显卡松动了,这是为了解决困难而读。二者都是行动式阅读,一个侧重认知,一个偏重行为。
扩展资料
读书的方法:
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对于提高读书效率有非常大的作用。
首先,思维导图能帮我们构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知识之间彼此连接,互通有无,是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把各种零碎分散到知识点进行连接。知识体系和人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阅读量、人生阅历等等密切相关,决定人们做事的方式、掌握的技能和思维的深度。
并且思维导图能帮我们关联旧知。关联旧知是从认识到认知的过程。完成关键词草图后要真正掌握一个知识,需要让它和你已有的知识体系产生联系。因而这一步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认识,对现有的思维导图进行关联和加工。
很重要的一点是思维导图能让我们对所读书籍深刻记忆,加深对知识的吸收。利用已经画好的思维导图去进行前几章节的复盘,不仅能很好的吸收知识,对接下来的阅读也更有帮助。
最后一点是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把所读书籍的知识,加工成自己的内容。可以将做好的思维导图分享给别人,并和他们进行讨论和探讨。在和别人探讨或者写文章进行知识输出的时候,不仅能极大地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还能促使你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分调动脑中现有的知识,让它们互相产生联系。
把书读薄分为草图篇和思维导图篇,两个篇章。先画草图是为了让我们能根据自己的逻辑脉络对文章内容有所增减。再画思维导图是为了运用通感深刻理解书中精髓,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书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筛选、不断凝练、不断浓缩、不断“蒸馏”的一个过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在读书时要善于总结知识点,一定要勤于动手做笔记,俗话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长期坚持你会发现,笔记上的内容已经将书读薄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这个问题让你的读书效率倍增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万事皆有法,不可乱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想好了再做,有目的的行动才会有你想要的收获,啥事都有它的规律,不可乱也。读一本书也是如此,知道自己的目的,有策略,有方法的读,效果自然会比“干读”“死读”要好得多。读书前问一问下面四个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会不会不一样呢?
讲了啥?
解决了啥?
有啥道理?
和我啥关系?
这刚好也是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
言简意赅的总结一本书讲了什么,就是提炼出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让人一看就明白讲了啥?“一目了然”也是思维导图的中心图需要做到的。
所有问题的解决,都会按照问题自身的特性和条件有其独特结构体系和解决之道,找出文章的脉络,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条理清晰,一图见全貌。
思维导图不只是记录,看书同样也是,本质都是沟通和交流,与作者的交流,文章的内容你所产生的新的想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这个过程中完美的体现。
有“预见”,才可能更多的“遇见”。最后,回看自己的目的,看完这本书达到了吗?画完这幅导图达到了吗?这些可以给我的帮助是什么?带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书读薄的前提条件是对整本书的内容有全面的把握,整本书的内容都已经了然于心。
那么如何才能把书读薄?
如何能对整本书的内容了然于心呢?
第一,要领域书中的精髓,也就是总结出书中的中心思想。
只要领悟到整本书的精髓,那么这本书里在讲什么大致就有清晰的认识了。
第二,明确重点内容。
对于书中的重点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做出标记,为下一步复习做准备。
对这些重点内容,边读边记笔记,使之网络化和条理化。
第三,反复理解、体会、记忆这些内容
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一些记忆策略,把重点内容进行记忆。
上一篇:《庆余年》小说中,范闲和林婉儿第二次相见是什么时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