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把书读薄?
自己的,把书,一本书怎样把书读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读书笔记。
记忆力再好的人,都很难做到过目不忘,一本书短则几万字,长则几百万字,不论是故事性表达,还是理论数据的堆砌,做笔记才能让自己读的心中有数,哪些可以理解,哪些晦涩难懂,需要更多的经验和学识来理解,这就是在提醒自己,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心中有书。
3、总结
只有理解书里表达的观点、内容,及时的总结提炼,把书里的知识化为自己能够拿来使用的知识,验证成自己的人生经验。
这时,我想这本书就算是读薄了。
十二三岁时第一次读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只看到了爱情。
现在人到而立之年,很多书看了十遍八遍了,每一遍都是一次人生。书早已经印在脑子里了,每一次人生经历挫折和选择,都会把这些当年没看懂的书再次从脑子里翻出来细细品味一番,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将一本书看透看薄?
如何看透,这个在我的认知里尚且还能理解,但你要说如何把书看薄…
这个已经超出我做为还算正常人类的认知范围了…
好了,说正经的,兄台意思是怎么完全“吃透”一本书吧
分几个步骤:
① 通读
先把书大概看一遍,不用太去深究,带上笔,不太懂的地方,以及那些你看到不觉拍手叫好的桥段、段落拿笔划一下,做个记录。
② 精读
先沐浴更衣,焚香净手,然后找个没有人的地方…
精读,从头再读一遍,这遍着重去研究那些看不懂的地方,和觉得写的非常棒的地方。
不懂的地方,多思考几遍,并结合各种搜索引擎或者内容化的平台,最好是有评论什么的,多研究几遍。
觉得别人写的好的地方,先羡慕一下,然后把他逻辑结构拆分开来,去学,学不学的来是另一回事。
每一篇都写一下后感、做笔记。
③ 再复读
这遍就是再通读一次了,如果是专业书,最好结合案例去读,并来他一个举一反三,那时候,你就吃透了。
然后再去和朋友们装装逼,跟他们讲讲这本书讲了哪些东西,哪些地方说得非常好,又好在哪里,当然,也可以发个朋友圈配张这书的照片,然后再配上前边这些还没和你朋友说的话,
也别觉得这是装逼,虽然这就是装逼…
但是如果你能做到和人介绍讲解这本书的时候,那那个时候,你就真的吃透这本书了,就是老师教学生的前提是自己真的懂了。
最后,看任何书,不要看完,就觉得完事了,光充电不放电也是没用的,学习模式和输出模式永远是一个相互救赎的关系。
就像眼镜框缺了哪条腿都戴不牢靠的。
我是脑百斤4A广告,我会分享经典案例和实用广告与营销的技巧,我们想,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化为文章,滋养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关注一下,一起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如何才能把书读好,这个问题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已经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
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
把厚书读薄,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读”抽丝剥茧将其中的精华提炼出来,提取出一本书值得学习与思考的地方。这就是把厚书读薄的基本含义。
那么什么是把薄书读厚呢?简而言之就是将一本书的的内容进行发散性思考,触类旁通,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书本的内容上,还要将其隐藏的含义,所描述的背景加以分析与思考。这就是把薄书读厚的含义。
读薄,偏重于一本书的深度。
读厚,则偏重于一本书的宽度。
将一本书读“厚”再读“薄”,再由“薄”读“厚”,才能把一本书彻彻底底的消化与吸收,这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真正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是的意思:
把厚书读薄是指读书要学会概括出主要内容,一段话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使是一本书也可以通过概括,抓住精髓.
把薄书读厚指读书时要善于读出言外之意,揣摩作者的意图,把书中的留白处加以想象,读出自己的理解,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是有章可循的。读或学一本厚书更需要遵从一定的章法,采取相关的方式和步骤。阅读的基本步骤大致有九步:通读——回忆——追问——分解——寻读——复述——运用——输出——重温。这几个步骤的单独或组合使用就构成了不同的阅读方式,主要有:
一、概览式阅读
突出整体,不区分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文本。其主要作用是粗线条了解文本,判断有没有继续深入阅读(学习)的必要。其基本方法是看序言、目录、章节标题、尾记、致谢和参考文献,看推荐和简要书评,选择最感兴趣的章节阅读两三个段落,如符合心意,确有可读之处就读下去,否则,就先放开,换一本来读。
二、批注式阅读
分析局部,同样适用于各类书,但适用要求不同。虚构类的书比如长篇小说重在人物分析、主题探究、情感认同、章法布局和语言赏鉴,非虚构类的书比如说理的书重在道理评析、意义认同,要在逻辑关系、推理论证等方面仔细揣摩,理性公允地评判作者的观点、理由、论证。
基本方法是作批注,在知道了什么(澄清错误、新增未知、补充片面);学到了什么(即作者的说法、作者的用法);被什么难倒(知识缺口、能力短板)等处写下批注意见。
三、结构式阅读
综合式阅读,不区分书的类型。以厘清书的层次结构并进而理解作者的构思框架为主要目标。按照“段落——部分——全文”的顺序,绘制文本结构图。
上一篇:《庆余年》小说中,范闲和林婉儿第二次相见是什么时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