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诗词都源于民间,但为什么先有诗的繁荣后有词的兴盛?
到了,民歌,都是诗词都源于民间,但为什么先有诗的繁荣后有词的兴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谢邀
看了所有回答此问题者,皆说诗简单,词复杂,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必然回答。
从《诗经》始,诗歌就是语言的一种升华,记录美好事物以及抒怀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一种简而易懂,又不失情境语言刻画。
诗到了唐朝更是发展到了极致,五言七律代表着诗的格律,行则代表着绝句或律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把诗书写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自唐朝以后,许多诗人自认已经无法超越唐代的诗人,民间小调类的歌赋在宋朝得以发挥,而此时的宋词都以词牌作为一首曲子的词名,然后固定下来,曲调与词牌不变,只是照着曲调填词罢了,宋词真正出名还得益于南唐皇帝李煜,是其把词在普罗大众流传形式带进了大雅之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
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词」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其实个人觉得诗词不分家,出现时间应该差不多,只是唐朝时期,诗走在巅峰,而宋朝时候,词就是到达巅峰!我个人喜欢词。
《将进酒·君不见 》
唐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是可以随口哼唱咏颂的,起于劳作的杭唷之声,记录书写为诗,只需要声韵协调就行了,所以先有。唐代也有歌唱诗的,此如王之焕就经历过,但毕竟未成风气。只有到了宋代歌伎盛行,需要大量演唱能披之管弦的诗,也就是词,这样各种曲牌的词才应运而生。所以后有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先有诗,后有词。
最早的诗二言,是反映远古狩猎的民歌,叫《弹歌》:断竹 续竹 飞土 逐rou(打不出来,宀下面一个六字)。然后是《诗经》(四言为主),楚辞、乐府等,之后出现格律诗的雏形,到隋唐出现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五言、七言,即近体诗)。
而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词也叫诗佘,基本伴随近体诗出现。
个人认为,先诗后词的原因,是由我国古代音乐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的。无论诗和词,最初都是可以配上曲调用来唱的,从最早的二言、四言,到五言、七言,再到词{长短句),是声律上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说到词就一定要有词牌(词牌就是固定的曲调,词作者要根据词牌的要求,填上固定字数和韵律的词)。这是事物普遍发展规律,不可能先出现严格复杂,后出现原始的二言狩猎民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相对要有完整性,词不工整也行,诗句中本身就包含词,只不过是在其中把他踢开而已!诗和词分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分平仄,比较朗朗上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