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里今年辛辛苦苦收获苹果几万斤,几毛钱都卖不出去,家里人愁死了,该咋办?
苹果,果农,价格家里今年辛辛苦苦收获苹果几万斤,几毛钱都卖不出去,家里人愁死了,该咋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这里说这些话的意思不是说陕西苹果不好,陕西苹果真的不错,只是希望那些通过网络销售的人,要做到实实在在,怎么宣传的就怎么装箱,货真价实,诚实做商,不要弄虚做假,砸了陕西苹果的牌子丢了陕西人的脸。中国有句老话:价格上搞,称上不日鬼人。说的就是可以讨价还价,但不能差了份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顺其自然吧!太过于着急也没用吖,放好苹果,慢慢的买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事论事,请别激化矛盾,正所谓“行外人看热闹,行内人看门道”,基于2018年的苹果产区遭受N次自然灾害,导致2019年上半年出现天价苹果,北京某地苹果进价6元以上,而零售终端的售价几乎都超过了10元/斤。
如果说种苹果、伺候果树比较辛苦,这我是承认的。但相比种植其他农产品,也并没有多辛苦多少。我本身就是农民,对农民的劳作程度以及是否辛苦也算是知根知底,真的没必要把自己说的那么可怜,苹果滞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消费者跟中间商,而是在于果农本身。
(这就是传说中大多数的滞销苹果,各位可以做个参照,然后确定下苹果的大小,这里面有多少是超过65以上的?市场需求的规格又是多少的?)
有些话说出来真的不好听,苹果树培育起来可不像小麦、玉米那样当年就能获得收成,它需要一定的生长周期之后才能收获果实。也就是说在我们决定种果树的那一刹那,就已经决定未来的很多年里就必须一直以苹果为作物。
我们假设市场需求是1、供应是1,当需求与供应持平时,苹果的价格稳定;当需求大于供应时,苹果降价;反之,当供应大于需求时,苹果必然会降价。而导致供需失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运输成本的增加,人工成本的增加, 以及产量下降或增高,或需求量剧增或下降。换句话说,苹果是否滞销,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需求量、产量、质量、成本。
(全国苹果主要产区分布图,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是基于全国苹果主产区,通过总产量,苹果果树占地亩数综合计算得出的结果,只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而针对个体的苹果滞销问题,那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总是喜欢拿宏观的现象去佐证微观的客观事实。
就拿个体户苹果滞销这件事来说,既然今年苹果滞销了,那为什么去年没有滞销?来年如果还滞销又该怎么办?自己种苹果也不是一年两年,我不相信从种苹果开始就一直滞销,为什么不自己去分析下原因呢?如果是整个市场行情不景气,造成滞销,这是我们作为个体果农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我曾跟很多果农聊过,导致苹果“大批量”滞销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自身问题,比如苹果质量不好,品种不好等。
有些果农等高价,上市高峰期嫌价低不出货,等高峰期过了,想出货代办、合作社备货入库接近尾声了,最后好水果卖不上好价钱。
有些是囤积居奇,往往结合自己的经验,结合“过去的市场行情”,然后预判所谓的苹果价格走势, 最后的结果就不用说了,货压在手里,价格却一天比一天低。
信息闭塞,这是大多数农民的现状,对于个体果农来说,他们种植苹果收获之后根本没有想过或者也没渠道去自主销售。销售苹果的渠道全部靠货商、代办、合作社之类,毕竟人家也要赚钱,在整个市场行情都不景气或者处于饱和状态时,中间商也肯定要赚利润的,他们也只能压低收购价格,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他们也不是慈善家,就是靠倒买倒卖赚钱的。
最终,我认为苹果滞销的主要原因是自身问题,其次是整个市场供需失衡,最后才是中间商赚差价。那些上来就提果农卖不出去,消费者买不起的傻子直接忽略就好了。我举个例子,现在山东附近75的红富士1.0~1.3元/斤有的是货源,零售普遍在2~4元/斤左右,那在南方或东北的消费者难道为了几斤苹果要跑到山东来买?中间商在山东收货之后倒到其他省份难道不要成本?包装、夹膜、夹袋、装箱、装袋都不是成本?说话都不动脑子的。
另外,如果真的到了滞销的地步,几万斤真的不多,一天摘个几千斤,随便找个集市,售价定在比市场价低几毛钱的价格上,还是很轻松的卖出去的。只不过大多数果农不想、也不会这么干,宁可在家放三天烂了,也不会降价卖,这我也理解,毕竟辛苦种出来的,谁都想卖个高价;但更可怕的是,大多数果农根本不想零售,只是希望有个大户直接一锅全部收了,如果没有就嘟囔滞销,这种果农有很多,我就不举例了。
而且,很多果农只是吵着滞销,却选择性失聪,自己也不思考下自己所处的地域是不是产区,在那些家家户户都有几颗苹果树的地区,你的果树结果了,难道别人家的果树就闲着?凡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还是要客观分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情!几毛钱一斤,买不出去,家里人愁死了,,,这是事实,是现实。任何农产品当供大于求时,都会出现弃,毁,滥!农产品都是物以稀为贵,物以优为贵!,,,在现实面前,要反思,要与时俱在,要改变传统观念,克服小农思维,要有商品意识,要有超前理念!挨一锤,得一招,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得出正确之栽植规律,采取有效措施!要么作务出优果,进行科学管理,要么改变思路!条条大道通北京!全国人都走一条路,一年半载都走不到北京去!
上一篇:为什么有的樱桃树不结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