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无为无不为”的诠释,能否给一个与主流不一样的解释?
不为,道德经,自然“无为无不为”的诠释,能否给一个与主流不一样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无为无不为”的诠释,能否给一个与主流不一样的解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为无不为",从字义上看,这句话本身就脱离了主流思想意识,有其"独到"的世界观。
按正常思维理解这句话简要的大意是,什么也不做,但什么都可做倒。再详细一点,做进一步"精确"的字象解释是,以不做为的形式、方法为前提,谋求、达到无所不为的终极"目的"。
多数人将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理解得很"消极"。他们认为老子这句话的思想就是:
不求进步的唯旧因循自守;
看破红尘的冷漠悲观厌世;
胸无点志的无求混世退缩;
游手好闲的消极沉伦堕落。
这样就给无所追求,无所世事的懒惰之人,提供了"混世唯闲"的理论依据。这些负面解读从字的表面上看,似乎有其合理性,但显然这是"未达境界"的"误解"。
想要真正全面"悟懂"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真实内在本意,须要达到老子在撰写《道德经》时达到的"玄妙"境界状态。老子是以"出世"的"心性状态",去"入世"阐释自然哲理的,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份,就要与大自然自然而然容合,无条件投入到宇宙自然中去,宇宙自然的本真就是"道","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又无所不能。
"道"是什么?
是自然具象元素;
是宏观抽象概念;
是宇宙本质包容;
是自然演变过程;
是宇宙原真本体;
是法则规律编程;
是宇宙奥秘真相。
"道"用自己的"灵魂"包容充盈自己的"本体",从本质上论"道"即是宇宙自然的硬件本体,又是宇宙自然本体的软件程序,其先天编定了宇宙自然本体的演变、演化、演进法则和规律。更深入的肯定一下"道",其本真就是"微观"上讲的无法撼动的"宏观"自然的"定律"。是宇宙自然的昨天、今天和未来,是事物、现象的"始""终"与"过程"宇宙"时间一点化"同时存在的客观体现。
人做为宇宙自然"道"的组成部份,要主动不刻意的依"道"的"自然而然"规律做事,顺"天道"容于自然之中,而不能以自己"局部微观世界"的"自私"思想形态及实际硬性机械做为,去刻意强行冲击、改变宇宙"宏观世界"整体编程的法则、规律。人可以依"道"的"自然而然"本性,顺"道"之法理、原则和正确趋势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取利自然,利人利己。"如世间万物随机自然自生自长,人可以依靠万物生发成长"道"理,给予它们适当扶助,哺育它们成长。人可起到辅助作用,保障提协它们良好生长,但却不能为了取利,刻意拔苗助长,粗暴干涉它们的自然成长规律。
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其实是其达到容"道″、体"道"的标准境界时,其身心体会感知"道"对他的时刻无私呈现。人一但贴近、容入"道"的境界状态后,就会在随时随地的无意中,体会感知到"道"的每时每刻的无处不在,和相对"无所不能"的"应世展现"。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本真"神化状态",一般平常人是无法体会感知得到的。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误解了老子这句话的"原始话意"。其实是老子在向我们讲述,其在"开悟""得道"的"无欲"状态下,感知"得道"者在实际生活中,在"道"的"左右影响支配掌控″下,自己的"无欲不妄为的守正所做所为",总是相对得到神奇"有为体现"的特别感受。其实这是一种真实朴素的"神化境界",是客观存在的切身真实体验。达到这一境界,对于古代伟大思想家老子来说,这几乎没有难度。如果,老子达不到"开悟神化",一眼洞穿宇宙本质的境界,是不可能写出阐释宇宙自然哲学思想的伟大巨作《道德经》的,只有在"本真身心"真正容汇于宇宙自然之中,真实切身体会"道"的境界下,这项造福后人的伟大写作才能得以实现完成。
那么,要真正达到"天人合一,无为无不为。"的得"道"境界,究竟有没有具体实际的"修真"方式方法。这里有可信肯定的答案: 有!其方式方法伟大思想家老子早已经告诉你了,就是"无为"!只是我们后人没有认真的去领会先哲圣人的"教导"真意,把精力全都用到研究解读字面浅显的表象涵意上去了,且大多得出的都是歪曲和谬误的取意,并没有把心力放到圣人对我们的真实良苦教导诱化深层次涵意上去。先知道有足够"理由"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的真实出发点,就是在点化我们,以"无为"的先导状态,做为大家"修真体道"的实际具体可行方法,从而达到融于宇宙自然,感悟自然的神奇力量,最终"开悟得道",觉知由"无为"状态行为,带入带来的相对"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神化真境"呈现状态。
这里说的"无为"修真方法,不是我们大家简单理解的什么也不做,更不是什么"消极的避世隐居修行",而是一种不刻意的追求自然而然的"忘我无欲,克己奉公,依理择为而不妄行"的"入世"修行做为,"无为"也应该是实际修为和心境状态同步修炼的"空灵"过程。
究竟"无为"是不是老子暗示开导给我们的"修真近道"方法, 现在让我们来检索“无为”二字在《道德经》哪些章节中分别以什么形式出现的,以及共出现了多少次。依次他们分别是: 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 第三章:为无为, 则无不治。 ; 第十章: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 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 第四十三章: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 统计共出现了11次。
如果不看《道德经》中第三十七章、第四十三章和第四十八章中的"无为"两字,其它"无为两字都可按照现代人的思维习惯来解读,"无"就是"没有","为"就是"作为",“无为”的字表意思就是“不作为”。这样理解也无可非议,是乎很合理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当我看到第三十七章中的"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之后,才恍然大悟,感知圣人老子在默然之中教化我们修"无为"真法呢!这句话的大意我的粗浅理解是: "无与有"之间之所以选择"无为",是因我"感知"到了"无为"的"有用益处"。(这种)不明说的暗示教导,(就是)"无为"(原本)的有益之处,(愿)天下(所有人)都能感受或达到("无为"境界或标准)。这明显就是告诉我们,是他感知到了"无为"真境的益妙好处,同文他也在暗示教导我们要修"无为"之道,这句话的"暗示"信息非常明显。
再看第四十八章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的大意应该理解为:学知识是"加法",修真为道就是"减法",减到不能再减就可以达到“无为”。那么,为学如何加?为道如何减?先讲“为学日益”,然后再讲“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简单的说,就如同毛泽东主席提倡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勤学长知日积月累。 “为道日损”。通俗的讲就是逐步去除心中的妄为意念并渐渐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以这样的方式方法来达到"无为"状态。"无为"实则"有为"。这句话其实就是修"无为"的方法论,就是"修真求道入无为"很具体的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