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可以请你介绍一个文学作品或者绘画中鸟的形象吗?
禽鸟,夜莺,形象可以请你介绍一个文学作品或者绘画中鸟的形象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他人物,梅吉的母亲菲奥娜、父亲帕迪、梅吉与拉尔夫的儿子戴恩、梅吉与卢克的女儿朱丝婷等等,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荆棘,每个人都遵从着自己的内心,去追逐自己的人生,在命运的翻云覆雨手下,他们努力、他们抗争,尽管有些结局也许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真正的爱和美好不都是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来换取的吗?哪里会有轻易就能得来的东西?
推荐大家有时间也去读读这本书,看看传奇激越的《荆棘鸟》为你讲述的这个凄婉动人的故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既然自己是从事国画,自然会想到国画的花鸟。
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骨上柄上刻上阴线双鸟纹,陶器上面有“鹳鱼石斧图”,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的纹饰,有着各种凤纹、鸟纹,春秋晚期青铜器上刻上颇为写实的列队行走的大雁等等,国花鸟画到唐人孕育而出,与人物画 、山水画 鼎足而立。
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出了不少善于画禽鸟的高手,上世纪50——80年代,著名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中,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和黄胄的驴最具特色,成为那个时代的、空前绝后的传世之作。
因李苦禅纪念馆就在泉城济南,位于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公园的万竹园里,所以自己是最印象深刻的,而且鹰在中国画里因与英雄的英谐音,更有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志向高远、前程远大、青云直上、指日高升、奋武扬威等寓意,所以就讲讲李苦禅的鹰,这一大鸟。
一苦禅的鹰其特点
苦禅大师画的鹰,浑厚苍劲,大气磅礴。凝重的线条、浓厚的墨色、苦涩的画味、雄浑的气魄,表现出鹰的气势、鹰的神韵。
他综合了鹰、鹫、雕几种凶猛型禽鸟的特点,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典型的鹰形象。他画的鹰,眼是方形的,嘴像利斧,背上的羽毛用几块厚重的略浅的墨块来表现。
画完背羽接着用如“屈铁”般的几条线画肩和几片第一层飞羽。在第一层飞羽下再用重墨依次按结构画第二层飞羽和第三层飞羽。画鹰的腹部、腿部与头部、颈部一样用淡墨画成。
爪用重墨勾勒。等笔墨未干时,在鹰的头部、背部、胸部、腿部用积墨法,疏密有致地点上重墨点,以增加鹰的力度。
二苦禅的鹰其愿望
鹰在鸟中与众不同,它虽然没有漂亮的羽毛、悦耳的歌喉,但它是鸟中的“强者”,凶猛、漂悍、矫健。起飞时如离弦之箭;冲下来似迅雷闪电。
它是鸟中的智者,不贪恋暂时的安乐,高晗远瞩,雄居于高山之簸,翱翔于万里长空。它具有勇往直前,从不畏惧的英雄本色,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处处都显示岁鹰的勇猛顽强,不屈不挠的个性。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李苦禅一而再地画鹰,有的题名《远瞩》, 有的题名《群鹰图》……画家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满腔热情,溶人笔墨,其赤子之心昭然若揭。
李苦禅题字“群英图”,是取“鹰”字的谐音,用雄鹰的精神象征着英雄的人民,正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建设着我们的国家。画家画的是鹰,歌颂的是人民群众。
三苦禅的鹰其画法
李苦禅画鹰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鹰的头部,先画眼、画嘴,再画淡墨冠羽。鹰爪要注意透视和结构;
步骤二:先从背部画起,先画淡墨的背羽毛,再用线画肩和第一层飞羽及尾;
步骤三:画眼、嘴、头冠、胸、腹、腿、爪,依次完成;
步骤四:待笔墨未干时用积墨法在背上、肩上、头、腹、腿部画重墨点,
李老画鹰时用墨水分比较大,淋漓酣畅,重拙有力。他曾说:“大写意画,只要笔墨效果好,形象不够准,也不算大错。”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抽屉在这里介绍一下绘画中鸟的形象,宋徽宗御笔丹青之作——《瑞鹤图》。(欢迎补充~)
▲《瑞鹤图》北宋 赵佶(宋徽宗)51×138.2cm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画面赏析
传统中国画讲究留白,不染天色,而在《瑞鹤图》中,宋徽宗一改常规的花鸟画构图,深青蓝色的天空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画的底部,只取宫殿屋檐和云团描绘。
露出的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同时赋予了画面以情节,可以说是构思巧妙。
这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是一次大胆尝试,仅此形式上的别出心裁就已经让世人领略了宋徽宗的不同凡俗。
鹤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画作中共有十八只飞舞翱翔和两只驻足宫殿檐角的白鹤。
青色的天空中,群鹤盘旋于宫殿之上,千姿百态,顾盼各异,没有一只相同。
鹤身粉画墨写,眼睛生漆点染,看上去自然灵动,栩栩如生。
屋檐左侧一鹤立足不稳,动感十足;右侧一鹤稳立于上,脖颈长伸作引颈高歌形态,仿佛在与众鹤呼应。
▲屋檐左侧一鹤
▲屋檐右侧一鹤
鹤群的飞动,宫殿的肃穆,形成对立统一,使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充分发挥了动与静相互依衬的形式美,使得画面更加传神。
《瑞鹤图》背后的故事与寓意
《瑞鹤图》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政和二年的首都汴京,当天正好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逢这一天都要举行长达五天的灯会,文武百官也会在晚间和皇帝共同观赏华灯如昼的盛景。
第二天一早有官员来向他汇报,说宣德门上出现了罕见的吉祥之景。宋徽宗到场一看,果然见宫城上飞来一群仙鹤,飞舞盘旋,引颈相和。
兴奋不已的宋徽宗立即回宫命人拿来绢和笔墨,用半写实的手法将这一瑞象画了出来。
仙鹤在古代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古人对仙鹤寄托了理想与追求,在传统道教中更让它成为延年益寿、得道成仙的标志。
而当时的宋朝已经处在风雨飘摇的阶段,群鹤相聚的祥瑞景象,让宋徽宗和文武百官都看到了“国运兴隆”的希望。
上一篇:安置房可以买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