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艺术的“永恒”?
艺术,精神,生命如何理解艺术的“永恒”?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的范围太广了,就书法和美术而言,很要求在基本功上下功夫,达到一定艺术水平和高度,需要十几年几十年不懈坚持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一点成绩或成就,艺术是人的一生\"永恒\"的追求,艺无止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的永恒,首先在于“人类精神”
艺术,是个很抽象的内涵,但是自从人类开始出现,伴随着求生存的原始物质需求的阶段,艺术,这种东西潜意识地就存在了。
随着物质生活丰富的不断提高,当人们逐渐开始追去精神领域的享受时候,一些“有才之人”便着手将内心的期望通过制造实物表达出来。
最开始的时候,源于异性之间的感情的传递,如,戴在头上的一束野花环、围在腰间的一片皮裙。
发展至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唯美的内容需要流传给后人,便把生活、信仰、精神各个领域的内容,抽象高度概括之后,寄托到某一实物身上,以此让“本族人群”中的信仰得以继承下去。
在古代战争不断,领土意识强烈的时期,这种种族的“希望”十分强烈。
这种,承载了高度浓缩文化精神的“物”,便可算艺术的“雏形”。
艺术的永恒,还在于“生生不息”
前面说了,艺术是个用实物寄托情感的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唯美”、“信仰”、“种族精神凝聚力”认可和参与,艺术这个东西到了后来便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当久远的历史、先祖的记忆越来越趋于淡化的时候,这种承载了“浓缩信息”的艺术品物件,便逐渐成为全族供奉的、喜欢之物,大家便又想到,当今的美好如何传递到后世呢。
于是,大凡记录美好、历史、追求一类的创作便越来越多诞生了。每一个朝代都会产生数量不菲的精神寄托、信仰宗教之类的艺术品。
在所有的艺术品领域内,具体到每一件实际器物,都会反映对应“族群”文化、宗教、生活、信仰领域中的文化内涵,永不会“串户”,因此,这种生生不息的传承,会一直继续下去,供后人纪念,并据以研究久远的历史。
艺术的永恒,也在于“永无止境”
这个“境”,指的是高度。艺术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因为他存在于现实所有社会生活的最顶端,你有什么样的生活,便会形成什么样的“中心思想”,这个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信仰、审美、精神等等一切的高度总结,即概括为“艺术”,或者“文化艺术”。
因此,简单的一句话“艺术是永恒的”,实际上包括了从古至今极度丰富的人类生活内涵,不同区域、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永恒”一面,这些品类丰富的艺术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人类的祖先经历千万年的自然法则洗炼生存至今,其过程也是经历了太多繁杂的变化。
因此,艺术是对应一个族群的,但也是全世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今公认的好艺术,
中外赞美永恒流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是永恒的
艺术的永恒性,要辩证的来看。
艺术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它伴随着人类存在的始终。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随着人类的消失而消失。就人类历史来说算作是永恒的。
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抽象性概念它是永恒的。
作为单一艺术门类来说,它又有自身特点。有的艺术门类出现早有的迟,有的从开始出现伴随人类始终,有的中途夭折。
人有两种基本需求:
一种是物质需求,用来支撑生活运转,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于是就有了物质生产及物质产品;一种是精神需求,使得生命更加充实丰富,积极充满盼望于是就有了精神生产及精神产品。
艺术的产生便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远古时期,人们的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狩猎和采集。当一群古人艰难地围猎一头野牛终于大获全胜时,他们手舞足蹈庆祝着、呼喊着,有的人用原始颜料在洞窟墙壁上,或者山里岩石上刻画下他们围猎的场面。艺术就从这里开始萌芽。
而今天人们,劳动工作了一天,傍晚时分聚集在一块场地合着音乐的节拍,扭动着舞步,有些人拉开嗓子唱几曲。顺便拍个快手抖音,发出去大家一起乐呵。
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艺术不知不觉消失。例如,白居易诗词里记载的胡璇舞,是怎样一种曼妙的舞姿,只能想象。
而新的艺术又层出不穷,火爆的广场舞就是新的艺术形式。
总之,人们离不开艺术,艺术的存在使得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有意义。正如吃饭,饭里不能缺少油盐酱醋,各种调料和青菜一样。艺术是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出口,带领人们寻找到生活生命的真谛。
上一篇:有没有看过《追风筝的人》的朋友,能否一起分享下感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