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艺术的“永恒”?
艺术,精神,生命如何理解艺术的“永恒”?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种,承载了高度浓缩文化精神的“物”,便可算艺术的“雏形”。
艺术的永恒,还在于“生生不息”
前面说了,艺术是个用实物寄托情感的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唯美”、“信仰”、“种族精神凝聚力”认可和参与,艺术这个东西到了后来便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当久远的历史、先祖的记忆越来越趋于淡化的时候,这种承载了“浓缩信息”的艺术品物件,便逐渐成为全族供奉的、喜欢之物,大家便又想到,当今的美好如何传递到后世呢。
于是,大凡记录美好、历史、追求一类的创作便越来越多诞生了。每一个朝代都会产生数量不菲的精神寄托、信仰宗教之类的艺术品。
在所有的艺术品领域内,具体到每一件实际器物,都会反映对应“族群”文化、宗教、生活、信仰领域中的文化内涵,永不会“串户”,因此,这种生生不息的传承,会一直继续下去,供后人纪念,并据以研究久远的历史。
艺术的永恒,也在于“永无止境”
这个“境”,指的是高度。艺术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因为他存在于现实所有社会生活的最顶端,你有什么样的生活,便会形成什么样的“中心思想”,这个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信仰、审美、精神等等一切的高度总结,即概括为“艺术”,或者“文化艺术”。
因此,简单的一句话“艺术是永恒的”,实际上包括了从古至今极度丰富的人类生活内涵,不同区域、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永恒”一面,这些品类丰富的艺术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人类的祖先经历千万年的自然法则洗炼生存至今,其过程也是经历了太多繁杂的变化。
因此,艺术是对应一个族群的,但也是全世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真的太大了,词不达意之处还请原谅。
1:“永恒”这个词只可能出现在宗教,文学作品中,不太可能在财务报表里看见。所以,如果说“艺术是永恒的”,实际上是把艺术和宗教放在了一起。就像前一个知友引用了黑格尔的美学中的一段,人真的是地球上最矛盾最复杂的生物了,他是尘土和神性,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如此渺小如此脆弱,却又对永恒之境怀着乡愁一般的情感。而唯有艺术和宗教才能表达这种情感。它们是人摆脱现实环境进入永恒的两种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艺术家都是宗教狂。对比一下米开朗琪罗20几岁和70几岁的同一题材的作品《圣母哀子》
2:后面一个,不是他年纪大了得老年痴呆了,而是他主动放弃了年轻时让他成名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技巧,转而对深沉情感的探索。我们看到的是软弱无力的双腿和勉强被架起来的死去的躯体,那种哀伤的情绪如此动人。米老去的时候,文艺复兴时期对自然主义的追求,忠实于双眼可见的东西已经不能让他满意了,他要回到生命的内核中沉思——到底什么是生活的目的?物质的世俗的价值和永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大概就是他想要的“永恒”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的永恒是什么?人类的生命会有尽头,血肉之躯,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而人类用大脑和情感创造出来的艺术却不会随同人的生命一起消逝。
相反,艺术作品本身,由于承载了人的心灵与情感,它便能在精神的领域获得一种“永生”。也就是所谓的永恒。而艺术所承载的人类的心灵情感审美等竟然财富,则会随着人们的共同认知得到传播和传承。
这使得艺术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完全超越了人的生命本身。艺术也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一个体现了。所以说,人的生命有限,而艺术生命无限。
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都承载了人的思想与情感以及有限生命对无限宇宙的认知与揣想。终究会离开的我们,也想留下点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同时也表达我们对生命本身的思考,于是,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永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是一个很广泛的东西,用形象的东西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既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那它自然具有永恒性。
艺术有很多类别,比如绘画、文学、舞蹈、雕刻、影视等等,都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诉求
波德莱尔说:“时间打在我们感觉上的印记”而这些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发现这些印记,将他塑造成独有的形象来呈现固定下来
同时艺术又具有记录功能,尤其体现在人文历史方面,这是对精神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文化之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的作品可以历经岁月变换而不失其本色,得到传承。
上一篇:有没有看过《追风筝的人》的朋友,能否一起分享下感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