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明朝有着大量劝谏而死的官员,而清朝却寥寥无几?
明朝,皇帝,大臣为什么明朝有着大量劝谏而死的官员,而清朝却寥寥无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明朝时期大臣以劝谏为荣,因为劝谏而死更会留名千古,例如海瑞,甚至还有不少大臣上谏而被廷杖死。但为什么清朝同样二百多年国祚因劝谏留名的几乎没有,只有高歌颂德。难道是因为异族天下所以默不作声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以来,当官的人,也是和那些种田的、做生意的一样,做什么都得有个追求不是吗?种地的求个五谷丰登,做生意的求个财运亨通,那么做官的呢?
明朝的官员,自然也有他的追求。当然这追求也分两种,一个是升官发财、多娶几个老婆多占点田产,这种历朝历代都有,明朝也不少,至少一大半心里是这么想,当然嘴上未必这么说罢了。
另一种,便是希望史册留名,像商朝的比干,或是像唐朝的魏征那样。当然这里又有两种结局,前一种是死路一条,后一种是皇帝虽然不高兴,但毕竟没咋的。
在历史上,如果某个朝代前一种皇帝比较多,那么大臣说话就会比较节制,因为谁也不想没事找死。而如果后一种皇帝比较多,那么就会有很多大臣出来拼死劝谏,因为真死的概率不大,而且就算真因劝谏而死,也很光荣,说不定后来就会为你扬名表彰,然后子孙后代都受益。
事实证明:明朝,后一种皇帝比较多。
头一个便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看不惯孟子"民贵君轻"的言论,下令废除孟子"亚圣"称号,将孟子像从孔庙之中移出来。刑部尚书钱唐立马就跳出来跟皇帝单挑,据说他说:"我就是要为孟子而死,便是死了也光荣。"结果朱元璋 一通脾气,收回了成命。
但不是每次都这样的啊!后来朱元璋要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大臣蒋文旭跳出来大骂朱元璋,说你"传孙不传子",是要出乱子的,朱元璋便杀了他——事实上后来确实是出了乱子。
当然这是开国之际,后来呢?大家都知道著名的荒唐皇帝正德天子,他要下江南游玩享乐,结果一帮臣子集体死谏。而且是一拨一拨来,第一波是吏部郎中张衍端等十四人,第二波是刑部郎中陆俸等五十三人,第三波是礼部郎中姜龙等十六人,第四波是兵部郎中孙凤等十六人。正德天子也是真下手啊,当场杖刑打死五十人,一百七十个罚站五天,可即便如此,死谏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在门外排队,最终正德天子只好说:“算了!”
更不用说还有上书将嘉靖皇帝骂得七窍生烟的海瑞,那绝对不是第一个啊!
但是,我们要说,这样有骨气的文人,毕竟是少数,是杀得完的,你看到了崇祯年间,这样的文人还有没有?朝堂上没有了,民间还有。
那么到清朝呢?文人敢闹,也就是一个杀字。连写个文章做首诗词都有文字狱来整你,你还有空谈死谏,还敢给皇帝提意见?
当然,敢提意见敢死谏的读书人灭绝了,可读书人还是遍地都有,只是以拍马屁走路子为擅长,自然这是后事了,不提!
而青史留名既然不可能了,那么文人做官,便只剩下了这个选项:捞个虚名发点实财、多娶几个老婆多占点田产,这个最实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是正常的朝代。所谓正常就是按照儒家的伦理建立的朝代。君臣职责分明,凡事可以讲道理,以道为标准进行博弈,都是为了天下苍生。无论事实如何,君臣都大体上遵守底线。清朝是不正常的朝代,所谓不正常就是违反儒家的伦理。君王大权独揽,是真正的极权统治。本族大臣是奴才,汉人大臣比奴才还不如。没道理可以讲,很奴隶制差不多。穿着明朝制度的衣服,行的是奴隶制的事情。看着华夏江山如同一块大肥肉,人吃肉,还用跟猪讲道理吗?所以,大臣没什么气节。要不是靠汉人顶江山,清朝哪有什么国运。本来就是捡漏得到的江山,也不会珍惜爱护它。所以。最后的时刻,列强入侵,都是割地赔款,哪有什么像样的国家级别的抵抗,新疆要不是左宗棠舍命而为,根本拿不回来。说到底,还是靠汉人。华夏与夷狄,数千年恩怨情仇,于此为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虽然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是没有传承明朝士大夫的风骨,这是为何?
清朝为了自己统治稳定,发动了世人皆知的文字狱,多少人因为文字而掉下脑袋,从此文人的脊梁就被打断了,思想也禁锢不前,谁还敢到皇帝面前死谏。再说了清朝皇帝压根就没把汉人放在眼中,满清一朝凡是中高层官员,都没有汉人一把手,都是他们自己把权利握在手中,直到后来江山不保,才让曾国藩,左中堂上台,替他们扛起寒冬。朝堂上最根本的就是没有汉人可以发声,有一两个也不敢发声。
返观明朝,死谏的大臣太多了,耳熟能详的海瑞便是其中之一,朝堂上破口大骂皇帝的也大有人在,皇帝被骂了也只能干瞪眼,自己受着。明朝没有一个大臣是因为骂皇帝,而被除死的。
明朝传承了宋朝士大夫治国的理论,凡有大事都要庭议,一帮官员分成两派支持者与不支持者,互相为这个议题辩解,皇帝在首席听着,吵到激动处,一两个大臣还要上去干一架,丢鞋子揪头发,全然不顾自己的形象,这跟市井小民,二流子没什么两样。
这里给大家讲个明朝的实事,土堡之变后,大臣急要皇帝给个明确的指示,都堵在午门不肯回去,景泰帝也就是朱祁钰刚刚上位哪来的指示,自己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稀里糊涂的坐上了这个位置,一下哪能给出主意,便让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去传个话,让大臣们先回去。
马顺一到午门,眉毛一横说:各位先回去,堵在午门像什么话。大臣一听好嘛,这都什么时候了国家危在旦夕,你还要我们回去,一个长的颇为壮实的大臣气发了急,上去就是一拳,这下好了,如马蜂炸窝了,一帮大臣冲上去,你一拳我一脚,如同菜市场好不热闹,堂堂锦衣卫指挥使竟然被文官活活打死。
上一篇:你最喜欢的古代历史人物是谁?他(她)对你有哪些影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