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英宗禅让后是太上皇,汉献帝为什么禅让后不是太上皇?
太上皇,英宗,汉献帝明英宗禅让后是太上皇,汉献帝为什么禅让后不是太上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由此看出,明英宗和汉献帝都是被迫禅让的,但是明英宗是禅位给自己亲弟弟,也就是内禅,因此被拥立为了太上皇,而汉献帝是被迫禅位给外姓的曹丕,禅让后,意味着东汉王朝被魏王朝取代,这是属于外禅,是不可能被立为太上皇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唉,汉献帝禅让,不是要太上皇,可是要抱脑袋啊!魏代汉立,汉亡矣!
曹操早将三个女儿给献帝,总有一个是皇后吧。曹皇后怒骂曹丕兄:我的儿子不做皇帝让你做?
曹丕说:不要忘了阿爸重托,要为曹家尽忠。
曹后说:你连兄弟都不容,何况阿妹与外甥。
曹丕对天发誓:阿爸未竟的事业我丕来完成,曹植只会做诗不会打仗。你与献帝所做贡献
我坚决不忘,保你全家幸福到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明英宗是明朝历史上唯一的太上皇,但他不是禅让的,是被迫成为太上皇的,天下还是他们家的。汉献帝禅让是将位置让给曹丕的,天下就不姓刘了,他肯定就不能当太上皇了。
我们先说明英宗朱祁镇。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率军进犯明朝北部边疆,前锋很快就逼近大同。明英宗在大太监王振的鼓动下,不顾群臣劝阻,立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为太子,令异母弟朱祁钰留守,自己率领50万大军亲征瓦剌。军政事务全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次变化,士兵疲惫不堪。后勤不及时,军队退至土木堡,瓦剌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
当时京城精锐都已经随明英宗出征,城内只有老弱残兵不足十万。于谦力排众议招各地兵马驰远京城,史称北京保卫战。
也先以明英宗要挟,于谦等大臣私立朱祁钰为帝,遥尊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以断绝也先的念想。一年以后双方议和,明英宗被送还北京,但此时明代宗朱祁钰不愿还政,软禁太上皇朱祁镇七年,公元1457年,明代宗病重,英宗在“夺门之变”中复辟,重登皇位。
从上面我们能够看到:首先明英宗朱祁镇当太上皇是被迫,按照现在的话是“被”太上皇了;其次他之所以会被遥尊太上皇是因为天下还是朱家的,只不过是由其弟弟当了皇帝,并没有改朝换代。
我们再来说下汉献帝刘协。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迁都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魏王、丞相曹操去世,曹丕继承王位。同年11月25日,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汉献帝将两个女儿嫁给曹丕。
从上面我们也能看到,汉献帝刘协禅让也是被迫的,而且禅让之后天下不再是刘家的了,而是成了曹家的,这是实打实的改朝换代。禅让后名义上汉献帝就成了曹丕治下的普通臣民了。
曹丕其实完全可以直接夺位,只是为了表示自己皇位来的名正言顺,才来了一出禅让的过场。天下都换主人了,如果刘协被尊为太上皇,那相当于曹丕给自己找了个爹,所以刘协不能成为太上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明英宗不是禅让,当时他在蒙古,没办法的事,即位的是他的弟弟朱祁钰,朱祁钰开始也不愿意,在于谦重大臣和太后的安排下即位的,太上皇也是众人考虑后封的,目的是为破灭瓦剌也先的阴谋诡计,当时大明实力尚存,天下还是老朱家的,只是换个人。
汉献帝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权利在曹魏手上,曹操一生未称帝,他儿子曹丕称帝,当时的禅让也是形式而已,汉朝气数已尽,让不让天下都是曹魏的,跟古来尧舜禅让本质上都是不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英宗朱祁镇的“禅让”与汉献帝刘协的“禅让”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又被称之为“内禅”与“外禅”。
何为“内禅”
所谓“内禅”是指同一王朝内部帝王之间发生的“禅让”,这其中有的发生于父子之间、有的发生于兄弟之间……但是,“内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仅限于同宗之间。无论是权力斗争的结果、还是皇帝刻意作出的安排,在“内禅”范畴之内,皇位只“禅让”给自家人。
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远在蜀地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清高宗弘曆为践行自己年轻时任期不超过六十年的诺言,“禅位”给儿子清仁宗顒琰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点,“禅让者”和“受禅者”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禅让”发生之后,王朝的传承属性并没有变化,充其量也只是大宗的更迭而已。
何为“外禅”
所谓“外禅”仅仅是套用了“禅让”的形式而已,其实质说白了就是改朝换代!之所以选择“禅让”这种形式,无非是“受禅者”对正统地位的需要而已。因为是“禅让”,正统地址是“禅让者”“心甘情愿”让给“受禅者”的,“受禅者”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正统皇帝,仅此而已!除此之外,“禅让者”与“受禅者”之间已经没有任何传承关系了。“受禅者”建立的是另一姓氏的新王朝!
上一篇:康熙一生功勋卓越,为何后人称其晚年昏庸误国?既然昏庸误国为何又有康熙大帝的美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