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蚯蚓吃什么能养活?
蚯蚓,土壤,温度蚯蚓吃什么能养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食性
红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里,难以在一般耕地中见到。所以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它食性广,畜禽的粪便以及稻草、各种鲜、干青草,树叶、瓜果、菜皮、甚至泔脚等经发酵后都能食用。蚯蚓一天的摄食量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其中一半作为蚓粪排出。生产一吨鲜蚯蚓,约要摄食70~80吨有机垃圾。
2.温度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60天左右。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3.湿度
湿度与蚯蚓的生长,产卵及卵茧孵化的关系很密切。蚯蚓体内含有约80%左右水份。如久不浇水,会造成蚓体萎缩,影响产卵,甚至自溶死亡。在蚓床含水份30%左右时,蚯蚓吃食多,生长快,产卵多,孵化率高。
4.空气
据上海市金山区钱锦康的试验,用空气流通和不流通的二种不同条件饲养蚯蚓30天,它的产卵数分别是7.8粒和1.4粒,差距较大。空气中一般含氧20%,含二氧化碳0.03%~0.06%。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影响蚯蚓的产卵。
5.pH值
蚓床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蚯蚓生长,以pH值6~8为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蚯蚓吃地底下腐烂的树枝、粪便、烂泥都能活,但是得注意是在潮湿的地下,如果地底下水份过多或者过干是不容易存活的,手抓泥不结团,但不散,就OK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蚯蚓很好养的,吃泥巴,用牛粪养蚯蚓最好了,蚯蚓喜欢肥沃得土地,这样的话长的很快,又大又圆,我们这边地里随便挖地里都有蚯蚓,如果地上面有牛粪得话下面的蚯蚓很多,而且很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内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就这样蚯蚓慢慢向前蠕动.
2.蚯蚓是靠吃腐植土而生活的。形成腐植土的原料,绝大部分是腐烂成土的秸秆、落叶。以及腐熟透的农家肥,一般肥沃的土壤上层30厘米都是腐植土壤。但只有雨季,蚯蚓才会运动到表土上面。其它时间还是愿意生活在深点的土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蚯蚓吃泥巴,可以给土地施肥,松土,让庄稼长的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土壤
上一篇:想做饮料批发该从哪入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