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感觉汉语在时态上表达比印欧语简单?
汉语,语言,印欧为什么感觉汉语在时态上表达比印欧语简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感觉汉语在时态上表达比印欧语简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可能都会这么感觉的,这里似乎确实涉及到了个习惯的问题。
其实,相对于印欧语系,我们汉语我们汉语由于谓语动词不像印欧语系里的谓语动词那么呈现出那么多时态变化形式,所以倒是使用时间状语更多更频繁一些,尤其是在逻辑要求比较严谨科技文献等领域里。
不过世界各国的语言都在变化当中,尤其汉语变化最激烈,几十年后或百年后会有一种感觉的,哈哈。
(哎,百年之后再回首,我今天上传到平台上采访时所使用汉语和外语,有可能都成为世界上的笑话,被视为外星人的“鸟语”不可。我也好无奈哟哈哈。)
这要是说起语言的变化,其实中国汉语(藏汉语系)和印欧语系,包括印欧语系的欧洲(条顿语系,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等)历史上都从没有停止过相互影响融合这个过程,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有时快有时会慢而已,但至今没有停止。
就从中欧匈牙利,包括土耳其东方语言形态可见东方语系西去,而我们汉语从上世纪初一些变化可见西语系东来。
从印欧语系的欧洲部分(剔除匈牙利及其土耳其等)语句构架大体来看: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地点状+时间状),而汉语从(清朝末年间)上世纪初汉语架构上也有了急剧突变,现在我们口语和书面语基本一致为;主语+状语(时间状+地点状)+谓语+宾语,而从语句架构上来看只有不多欧化现象,如:我有事做,我有饭吃,我有书看。(这种变化语法上称为修饰成分后置,原本汉语词序是:我有要做的事,我有吃的饭,我有可看的书)这些现代的我们都已习惯自觉是汉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对于汉语和印欧语系,有语言学家统称为大陆“分(层)析性语言”,相对应大洋洲岛国语言,但不包括日语的“粘合性语言”体系。
所以,汉语相对日语等来说,于西语系的人来便于学习,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主语+’绿”谓语+’江南岸’宾语),因为语言架构逻辑分(层)析一致。
而岛语,如日语,马来西亚,菲律宾已经已经完成拼音化或拉丁拼音化了,吸收更多的西语系词汇,但语言构架上比较顽固,爱好语言学的朋友戏称肉烂了老骨头变,哈哈。
从我在头条和上传到西瓜视频上“作品”,您可以看出我学了几门外语也是个爱好者,所以有什么问题我们是可以一起探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意思意思”,足够人意思得不好意思唉!这意思不是西方文化所能意思得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文字几千年,同音不同义的字有些就有七八个字。所以表达时,比任何国家都准确,简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懂外国语言,但我坚信,现代汉语是地球上有文明以来,表达最丰富、清晰、准确、精致的语言,没有之一!任何事物或事件,如汉语不能表达,则其它语言就不用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更丰富的词,才有更简单的用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在化夏文明中成长,自幼接受着我们母语(汉语)熏陶和教育。所以就会觉得汉语的一切表达方式都是那么的自然流畅和容易理解。相反别人也是觉得自己的自己的语言是最好表达和理解的。就像我们不理解某国吃饭用手抓 拉撒用手擦的行为一样。他们同样也不理解我用餐用筷子。所以孰优孰劣,没有相对的结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是因为从小学习,耳濡目染就觉得汉语比较简单,如果你出生就学印欧语的话你也会觉得印欧语简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