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十而立,你在哪里“立”了呢?
自己的,孔子,成家立业三十而立,你在哪里“立”了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立指的是立于世。
2、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
3、应认识到\"立意\"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人生才有意义。
4、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
,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5、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哎,可悲,啥也没有,心中有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车有房有存款!车子一般就好,房子能住就好!工资够花就好!不连累父母!有个懂事的媳妇!有儿有女!身体健康!我很知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三十而立,就是人到了这个年龄,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一面,要能撑起一个家,做家里的一个顶梁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对社会有贡献,对家里有担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十而立,说的是30岁时你懂的了责任与担当。这里面包括了家庭事业。更多的是社会对你这个人的认可,也就是老人所说的能不能立足于社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十而立,说法很多,着重还是指性格,人生三个危险阶段,8岁,18岁,28岁,这三个时期是孩子的,叛逆期,而到了30岁,成熟了,沒有贪玩,好奇,背叛等的思想了,有家有事业,有压力了,有了小孩,压力大了,就生成动力了,所以一切都走向正归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在三十岁的时候,在我们县城买房了。然后在城里又开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