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种植花生的时候,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
花生,土壤,生长在种植花生的时候,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落花生要高产需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1合理、密植是花生提高产量的基础。必须每亩达到8000株一1o0o。株。株距15一20公分,行距1尺一1、5尺。2施足基肥,每亩施有机肥7000斤,同时还要施入含量较高化肥。如二铵二佰斤。3适时浇水。特别在春季清明前后,要给花生种植土壤浇一次透土水,保证花生种植后有充足的水分。还应该在花生在生长季干旱时,一定要及时浇水,补充干旱季水分不足,影响产量降价因素。4起垄覆膜。一般春季干旱少雨,覆盖地膜能把,浇给花生的水分保留在覆盖在地膜下土壤里,同时春季温度低,地膜提高了地膜下部的体温,有利保水保墒,又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使花生增加营养生长,加快和增加花生生长和发育,使枝、叶葱绿叶茂,便于花生在整个生长中,使地下部花生结籽多而大,提高产量。5进行叶面喷肥。可以用高浓度、多功能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如磷酸二氢钾、高腐肥,波尔多液,糖醇钙微菌肥进行喷肥,整个生长季间隔半个月喷一次便可,浓度各自选择各自所用应用浓度最佳。或者喷肥整个期间,交替轮换使用营养肥也行。让花生补足充足养分,提高质量和品质。6对种子在种植前拌种,并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虫,提高种子的发育率和成活率。7及时防治病虫菌螨害和铲除杂草。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白粉病,枯萎病,虫害有介壳虫、地老虎,蚜虫、叶螨。地面上杂草铲除,减少花生与杂草出现争夺养、水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保持土质湿润,水养充足
2.出苗7~10日抓紧补苗间苗,苗与苗的间隔约四十公分的距离
3.除草,花生苗2~4片叶时,用上午10点前打花生专用除草剂
4.为了促进幼苗期的发根要适当追肥
5.要预防叶斑病,可以间隔一周左右用药,多菌灵,百菌清,我们农村的土方法用石灰粉撒叶面
6.适当控梢
这是我的亲身种植管理高产量的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南阳市是全国第一花生种植大市。下面这些文字,是我2015年发表在《河南科技报》上面的文章,题目是《花生栽培关键增产点》,复制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花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制约产量的问题。笔者试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作以分析,希望对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缺钙及其它微量元素
花生是需钙量大的作物。据有关资料介绍,每生产100千克荚果,须吸收钙素2千克左右。比需磷量高而接近钾素。钙素能促进根系和根瘤的发育,促进荚果的形成和饱满、减少空壳率,增加双仁果率,所以钙在花生栽培中十分重要。在目前花生生产中,在满足氮磷钾及有机肥施用后,钙素已成为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钼能促进根瘤菌固氮作用,还可以改善花生对磷元素的吸收。花生缺钼时,根瘤发育不良,固氮能力减弱或不能固氮。因而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叶脉失绿,老叶变厚呈蜡质状。
硼能促进花生对氮素的吸收,促进花生花粉萌发,有利于受精,并能增强花生的抗旱性。
此外还有锌、锰等微量元素,对花生生长都有重要作用。
在很多花生产区,特别是一些老生产区,许多农民朋友只重视氮、磷、钾三要素的施肥,而忽视了钙素以及硼、锌等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产量徘徊不前。所以及时补充上述元素至关重要。补充钙素,春花生田,可在年内耕地时每亩施入过磷酸钙40千克,对麦田套种的花生田,可在麦播犁地时施入过磷酸钙,用量同上;也可每亩用石膏粉30千克,做基肥使用或在开花下针期作追肥施入。增产效果显著;注意钙肥不能施用过多,过多反而影响产量。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可结合当地农资供应情况,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酌量补充。
二,适时剥壳
花生壳是花生种子的房子,有保温、保护种子不受病菌污染等作用。许多农民朋友利用冬闲时间,把第二年的花生种子提前剥壳。这样就使花生种子因为长时间接触空气而发生氧化,并容易接触病菌。导致花生种子的活力下降,甚至影响出苗率,造成缺苗断垄。所以,在不影响播种时间的前提下,花生种子尽可能晚剥。
三,种子处理、提前防病。
近几年花生土传、种传病害如根腐病、茎腐病等日益严重,但是很多农民朋友不知道拌种防病,或者在拌种时重视防虫忽视防病。待到病害发生时再去防治,往往收效甚微。所以拌种防病十分必要。比较有效的方法是(1):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千分之三拌种。先将种子湿润后加入多菌灵粉搅拌均匀即可。(2)浸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千分之五的用量,先用种子量约三分之一的清水将药剂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种子浸种24小时左右,注意期间翻动数次,以便吸收均匀。(3)咯菌腈(适乐时)包衣:用2.5%适乐时,每十千克种子用量10-20毫升,加适量清水包衣。晾干后播种。对花生根腐病、茎腐病严重发生的地块,可在花生齐苗后至开花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间隔七天左右一次,连续喷雾二至三次。
四、防治花生叶斑病
花生生长中后期,叶斑病开始发生。但是许多农民朋友认为是花生正常衰老的表现,不采取防治措施,结果导致花生叶片大面积脱落。严重影响产量,所以防治叶斑病是防止花生早衰的有效措施之一。可在花生生长中后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轮换使用,一般每十天左右防治一次,有效增加功能叶生长天数,增加产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